编者按: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被誉为“华商第一族”。据史载,闽人崇商盛于元代,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闽商则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在商品经济的发展 历程中,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外交环境、不同的政治架构、不同的人文环境,都赋予闽商不同的风采,更在历史兴替中不断铸就着闽商的新内涵。岁月流转,我们将目光移至近现代,关注闽商商帮中的这样一群人:他们互为同乡,以族群或者乡谊为纽带,自发进军同一产业,并融入现代市场经济,闯向五湖四海。从一方族群来说,他们形成的经济体量并不算小,甚至成为一方经济的顶梁柱,但从现代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他们需要更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需要更健全的权利保障体系,需要更现代的资本运作模式。他们,呼唤社会的更多关爱,呼唤政府的更多引导。今起,本报《经济观察》栏目推出系列报道《聚焦福建新商帮》,带您走近他们。 恒丽电子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生产手表。 东南网6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杨志慧 文/图)当西方传教士通过漳州月港舶来西洋自鸣钟时,他们一定料想不到,400多年后,这片土地将在此基础上流变出一个影响世界的钟表产业,以及一帮隐秘而杰出的“讨海者”。 新世纪之交,技艺娴熟的闽南钟表人走出国门,通过十余年的海外掘金之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表”情:数据显示,漳州90%的钟表产品外销,覆盖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石英钟配件占全球市场份额超七成,石英钟机芯产量占比过半…… 而今,漳州已拥有钟表企业200多家,从业人数两万多人,产值近70亿元。2012年,漳州被授予“中国钟表之城”称号。然而,产业黄金期过后,漳州的钟表产业也来到了十字路口,他们需要探寻更加深入而多元的国际互动,协同参与改变国际钟表行业的未来。 舶来品的本土化 漳州人的制钟历史,可追溯至月港开埠时代。漂洋过海而来的西洋自鸣钟,引起了民间能人巧匠的仿制。“漳南孙细娘之自鸣钟”被视为“一时绝艺”,并由此产生了比“广钟”更早的制钟流派。但这颗外来的种子,直到400多年后才真正开花结果。 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国营漳州钟厂,是当时国家轻工部确定的全国五个钟表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它不仅是漳州钟表产业化的开端,也为民营钟表企业的崛起输送了大量人才。“当时买钟,要拿着批条排队等候。”漳州市钟表同业公会会长邵跃明从小就见证了国营厂的繁荣。 邵跃明199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漳州钟厂,两年后选择下海创业,带着8个工人办起了钟厂。这正是国营厂式微、民营钟表厂崛起的时候。邵跃明说,同样的产品,当时民间的生产成本仅为国营厂的六七成。 源于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漳州民营钟表企业迎来黄金10年。高峰时,全市注册的钟表厂便有160多家,产业链也迅速形成,从塑料米、机芯、钟针制造到注塑、成品均有配套企业。全国每卖出四只石英钟,就有一只来自漳州。邵跃明的钟表厂第一年纯利润便达到七八万元。 “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扛着麻袋论斤进货,通过铁路托运到各省市。”漳州市钟表同业公会秘书长黄渊彬回忆。 但是,好日子没有持续太久。 “在义乌钟表批发市场,今天摆出一个新产品,明天就出现了‘山寨’货。”邵跃明还记得,自己曾开发一款50厘米高的石英钟,几天后市面就出现仿制品,还有不同的尺寸规格,价格也一家比一家低。 由于市场饱和、恶性竞争、相互模仿、创新乏力、品质下滑,曾经以高性价比著称的漳州钟表遭遇口碑滑铁卢,退货与欠账越来越多,一大批钟表厂被拖垮。最萧条时,全市钟表厂数量不足30家。 1995年,邵跃明的钟厂亏损50余万元,他和合伙人各自背负20多万元欠债,分道扬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