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农业供给侧改革:向"绿色"要动能

2017-06-21 07:46:09 谢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技术创新,提升质量

猪养在“床”上,菜种在车间,鱼养在“废水”里……今年“6·18”展馆里,高效设施循环农业产业园缩微模型吸引不少业者围观。

过去,我省部分地区农业发展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的特点,畜禽粪便、作物秸秆、食用菌渣等废弃物量大面广,对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以食用菌为例,我省是食用菌大省,食用菌占全省种植业产值的11.7%,但过去香菇中仅有7.5%的碳素被转化利用,约29%的碳素残存在菌渣中,约63%的碳素逃逸到大气中。

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这些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少,还变废为宝,变身循环农业的有机一环。在福清市渔溪镇现代农业循环基地,省农科院副院长翁伯琦介绍,团队历时5年,重点突破了粪便污水污染物快速减量化技术、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关键技术、草生菌栽培过程碳减排调控技术等28项相互链接的关键技术。如今,在基地里,猪睡在发酵床上,生物菌既可作为饲料,又可吸收分解猪的排泄物,通过循环利用,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减少了80%以上,且猪肉各项指标均达到或高于农业部绿色标准。

而对于食用菌渣,翁伯琦团队则利用关键技术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截至目前,翁伯琦团队指导企业新建肥料生产线4条,年消纳菌渣4.64万吨,畜禽粪便5.81万吨,其他农业废弃物2.12万吨。

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带来肉眼可见的增产增收。目前,上述肥料已在蔬菜、果树、水稻、茶叶上示范推广52.5万亩次,与习惯施肥相比,作物增产率提高5%~10%,有机肥替代化肥20%~31%。其社会效应也相当可观,在省内,翁伯琦团队与多地市合作建立核心示范区1509亩,温室气体减排5%以上,创造经济社会效益2100多万元。

建可追溯体系,保障安全

在“6·18”绿色农业展馆,“福建茶叶——物联网+VR销售平台”的广告牌让人眼前一亮。

实际上,在去年“6·18”,由白水岩茶业与福建国售网络共同开发的“茶管家”互联网+茶园管理平台就颇受瞩目。该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全程监控。茶叶的生长、茶园的管理全程可视,解决了茶叶病虫害防治、内涝巡视等问题,减少了人力物力支出,同时也达到了茶叶生产、管理可视化追溯。此外,依托互联网,该平台还突破了物流、信息流等瓶颈,简化销售环节,让消费者使用手机一键即把庄园茶采购到家。

而今年,物联网则在互联网基础上有了延伸和扩展。凭借信息传感设备,可采集茶叶生长过程中的气候、温湿度、生长周期等数据,茶客可时刻看到茶叶生长的过程。

“现在,在不少茶叶基地,一部手机,一个手机VR设备,就可以实时了解茶园和茶叶制作车间情况,从而判断茶叶的品质和卫生情况。产品绿色与否,不用看广告。”福州雪峰高山茶负责人介绍。

在寿宁县下党乡,2015年通过在茶厂、茶山上架设30余个探头,开发可视化预订系统和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由此国内第一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项目——“下乡的味道”诞生。茶园主通过APP客户端可以随时点击查看茶园种植管理和茶叶生产加工状态,真正用创新技术实现了产品可追溯。依托该项目,茶农的收入翻番,达到每亩6000元,当年村集体收入逾20万元。

目前,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茶产业的跨界合作,我省现代茶产业大数据生态体系已见雏形。一些偏远山区本就拥有青山绿水的优势,新技术的发展更打破了交通物流的禁锢,为当地绿色产业发展带去新希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