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文教> 正文
分享到:

福州校猿网——打造校园威客之家

2017-07-27 10:13:5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与一般的威客网站不同,校猿网专注于高校市场,且对接的大多是线下服务需求。明晰的定位让校猿网发展迅速。从5月中旬上线至今,校猿网已有数万名注册用户,吸引了省内上千家企业发布信息,累计完成交易额达20多万元。

大学生威客在帮企业做直播。

东南网7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帅 文/图)大学生有一身“本领”,却缺少兼职赚钱的门路;企业想聘用大学生兼职,又难寻合适的发布渠道。为了破解这个难题,福州一群“小鲜肉”推出了校园综合服务网络交易平台——校猿网,在校园威客(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人)和企业之间搭建起了一座信息桥。

与一般的威客网站不同,校猿网专注于高校市场,且对接的大多是线下服务需求。明晰的定位让校猿网发展迅速。从5月中旬上线至今,校猿网已有数万名注册用户,吸引了省内上千家企业发布信息,累计完成交易额达20多万元。

精准对接 

让大学生兼职有门

“我们与一般的威客网站有区别,他们主要做线上交易,我们主要针对线下的服务需求。”校猿网创始人陈可康表示,“校猿网的模式是企业(雇主)在线上发布订单需求,学生(威客)在线上接单,然后在线下完成服务。”据陈可康介绍,目前校猿网可提供学生兼职、服务外包、人才招聘、品牌推广、校园赞助等服务。

2014年从闽江学院毕业的陈可康,年龄不大,可创业经历却很丰富。他在校期间不仅开办过美术培训机构,还开过传媒公司。多年的创业经历让他发现一个现象:有不少大学生希望能用自己的专长换取报酬。

“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给大学生打造一个变现的平台。”于是,他联合3名学弟创办校猿网。陈可康的创业团队很快便吸纳了8名成员,其中6人是“95后”高校毕业生。“之所以选择大学生作为客户群体,是因为我们非常清楚他们需要什么,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创业,更容易获得成功。”陈可康说。

与众多兼职网站的包罗万象相比,校猿网专注于专业化的线下服务。在校猿网的首页上,醒目地展示着企业发布的订单需求,每个订单都详细标明了服务内容、时间、地点、佣金等信息,用户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订单。

“如果同一个订单有多名学生共同申请,那学生所学专业、工作经验以及获奖情况将成为企业选择的重要指标。”陈可康介绍,未来校猿网将根据大数据实现点对点高精度推送,优化用户体验,企业与大学生的对接更精准。

大学生威客在主持。

免费牵线 

让大学生生财有道

“企业发布订单,大学生申请接单,待双方确认服务完成后,订单佣金会直接打到学生的个人账户,整个交易过程我们不收取任何费用。”今年刚毕业的段炼是校猿网市场主管,也是校猿网联合创始人之一。学广告设计的他如今说起企业规划头头是道。他认为,校猿网若想长久发展必须坚持免费牵线的策略,只有做到费用全免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

免费服务的理念,得到了用户的认可。黄心仪是福建工程学院一名大四学生。为了锻炼自己,多才多艺的她经常在校外从事各类兼职。上个月,黄心仪通过校猿网申请到一个主持人的订单。订单要求她工作两三个小时,酬劳是600元。

“主持完佣金很快就到账了。”黄心仪表示,校猿网就像一个帮学生找工作的中介公司,只不过这个公司不收佣金,而且能保障劳动报酬顺利到账,避免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劳资纠纷。

除了黄心仪,许多大学生正借助校猿网赚取兼职收入。福建师范大学在校生雷雨晴通过校猿网,为雇主提供扬琴演奏、手机直播等多项服务,仅两个多月她已经赚取1.5万多元。“以前做兼职,工作来源不稳定,现在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找到很多机会。”雷雨晴表示,在校猿网找工作很安心,因为网站的团队成员都是高她几届的学长、学姐,很有亲切感。

校猿网创业团队。

未来规划 

冲出福建走向全国

费用全免,校猿网的运营资金哪里来?陈可康告诉记者,企业订制服务佣金,是校猿网主要的收入来源。“比如有企业想举办一场晚会,我们可以提供全程策划服务,网站会将企业的需求细化为很多个具体订单,如主持人、表演节目、服装道具等等,这是要收费的。”陈可康说。

陈可康坦言,网站现在还做不到收支平衡。虽然不赚钱,但创始人都很看好这个项目,因为校猿网上线之前,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威客平台还没有。“如果我们做成了,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陈可康说。

陈可康心里还藏着一个大梦想——让校猿网冲出福建走向全国,将其打造成全国最大最早的校园威客网。

目前,在校猿网注册的大学生主要来自福州地区。下半年,陈可康和他的团队将把主要精力放在厦漳泉,并逐渐实现业务全省覆盖。

“饭要一口一口吃,只要树立了正确的目标并不断努力,相信校猿网能够越做越大。我们会努力为大学生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帮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陈可康说。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