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坦洋村:牢记嘱托,争当发展“领头羊”
2017-09-02 07:56:01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瑶 房小奇 |
分享到:
|
茶产量上去了。下一步怎么办? 刘智勇的父亲刘少如,是村里的老大队长。他牢记习近平说要积极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话,带头办起福安市第一家村集体企业——福建福安坦洋工夫茶叶公司,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实行“产购销”一条龙服务。 到1989年,公司年产值数百万元,村集体、村民收入各二三十万元,上交国家税收十多万元。村里出现了“万元户”。 “我们家的年收入达到两三万元,有钱后还盖了新房。”林茂清说。 刘少如还受邀到行署会议厅向地直机关副科长以上干部作报告,讲述如何带领村民发展茶产业脱贫致富的经历,大家都说这是“山鸡飞上凤凰台”。 结对帮扶,“坦洋工夫”红起来 1989年9月,坦洋村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 刘智勇回忆说:“习书记得知后和我们说,经济搞上去了,党员的理想信念、先锋模范作用,只能强化,不能削弱,要鼓励先进帮扶后进,多宣传品牌,‘走出去’才有更大发展。” 1990年,10多位村民尝试“走出去”,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开设茶庄,把“坦洋工夫”品牌向全国推介。 “第一批走出去的人,现在一年都有近百万元的收入。”胡晨潮说。 留下的人,也没有停滞不前。 2006年,福安市把茶业作为民生产业,实施发展壮大茶产业的“五个一工程”,恢复打造中国历史名茶品牌“坦洋工夫”。2007年,“坦洋工夫”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村党支部敏锐地意识到,“坦洋工夫”红茶发展的机遇要来了。在村党支部筹划下,致富能手李钦与村民林茂清结对子,共同开设“坦洋工夫”红茶作坊。 “一年能有500—1000公斤的产量,销路不愁,两个人一年能赚十来万元。”李钦说。 同一年,坦洋村党支部与福安市新味食品有限公司,组织成立闽东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坦洋新味茶叶专业合作社,采用“龙头企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使用化肥、统一鲜叶收购、统一生产加工、统一组织销售。 如今,坦洋村全村拥有茶厂(家庭作坊)35家,茶点(茶行)18家,以发展“坦洋工夫”红茶为主。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村集体收入21900元。 牢记嘱托,争当发展“领头羊” “习书记当年指导我们在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也要注重质量。”李钦回忆说,近年来,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如何提高茶叶质量。 为改变茶叶品种单一的现状,李钦再次第一个“吃螃蟹”。去年,他试种新品种金牡丹,采摘下的茶青一公斤能卖到30元左右,是旧品种的5倍左右。 新品种大受市场欢迎,林茂清再次成为李钦的合作伙伴。“新茶有时要做到后半夜才出厂,茶商在外面等,一出厂立刻拉走。” 林茂清说,去年销售额接近200万元,年收入提高到20万元。 紧接着,坦洋村还引种了金观音、黄观音、丹桂、黄旦等优良乌龙茶品种,改良村茶品种结构。 “目前,村集体所有的50亩茶园正在改造,争取两年内完成,再带动群众进行品种改造。”李钦说。 今年,坦洋村党支部与宁德检验检疫局第二党支部结成党建共建单位,以党建促共建,以共建促质量、促品牌、促出口、促增收。 “我们将发挥共建优势,帮扶坦洋村获得绿色食品、有机认证等第三方认证,指导村集体所有的400多亩茶园作为无公害茶园建设示范基地,由村两委班子分片承包,带头示范,力争年底前全村无公害茶园面积达到70%以上。”李钦说。 李钦说:“我们正努力把坦洋村打造为集生活居住、茶文化展示、古民居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村,真正成为闽东农村发展的‘领头羊’,不辜负习总书记的期望。”李钦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