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赤溪村:扶贫第一村,致富再奋进
2017-09-02 08:53:42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房小奇 |
分享到:
|
回放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扶贫篇(摘要) “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主旨演讲中的这些话,八闽百姓感同身受: 在宁德,他将脱贫作为工作主线,致力于摆脱贫困; 在福州,他奋力推动本区域脱贫致富工作,着力开展山海协作,结对帮扶贫困地区; 在省委、省政府工作期间,他紧抓扶贫不松手,以“脱贫致富奔小康”统揽全省农村工作;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筑起“闽宁一家亲”的坚固基石; 到了中央以后,他依然挂念福建扶贫事业,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回望来时路。翻阅《摆脱贫困》一书,随处可见习近平对摆脱贫困路径的论述。 扶贫先要扶志。习近平在宁德倡导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不耻落后。他强调,人穷不能志短,更要振奋精神往前奔,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 扶贫也要找准路子。“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确定本地经济发展的路子,要从中央和省里的总体部署,从全局工作的大背景、大前提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作用,因为“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保证”。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推动了多项找准穷根、着眼长远的创新举措落地: 全面推进“造福工程”,挪穷窝、拔穷根,破解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难题。1997年开始,根据习近平的调研报告,省委、省政府把“茅草房改造”和“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列入“造福工程”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福建最特殊最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 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把农业产业化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向规模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新一轮创业,促进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入,打下奔小康经济基础。 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倡导并组织山海协作。建立山海协作联席会议制度,亲自出任会议召集人;推动省委出台进一步加快山区发展和进一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两个《决定》,促进山海联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省直单位定点扶持贫困乡镇,下派挂钩帮扶工作队,立足部门、行业优势,引进资金、人才、技术,搞好资源开发,发挥“外力”作用,构筑起大扶贫格局。 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时间,无论在什么岗位,“摆脱贫困”“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选择和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这份“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情怀,让八闽儿女感念至今。 影像 在省级扶贫县古田县杉洋村,村里的孩子们在建好的休闲引月广场内嬉戏。杉洋村被选为古田县第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启动了引月广场、人行道、农贸市场和防洪堤等建设项目,总投资1300多万元。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摄 实践 一个备受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因脱贫成功而全国闻名的少数民族村,在摆脱贫困之后,积蓄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从“中国扶贫第一村”迈向“中国自强第一村” 福鼎赤溪:脱贫之后再奋进 福建日报记者 黄琳斌 郑璜 吴美章 通讯员 蔡雪玲 2016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网演播室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对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村民深情寄语: “我在宁德讲过,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你们的实践也印证了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希望赤溪村再接再厉,在现有取得很好成绩的基础上,自强不息,继续努力……” 从就地扶贫到造福工程、搬迁扶贫,再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赤溪村实现了从穷山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转身。 “总书记的激励,是对我们的充分肯定,更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站在新起点,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对赤溪村未来充满信心,“一年半过去了,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又取得新的进展。” 挪穷窝——搬进小康村 初秋的赤溪水碧山青,鸟鸣声声,处处生机勃勃。徜徉在中心村,只见水泥村道宽阔整洁,村民的楼房鳞次栉比,主村道——长安新街上的特产店、农家乐、民宿一家挨着一家…… 上世纪80年代,这里的村民住的还是简易茅草房,吃的是“地瓜苦菜是主粮,一碗盐水做成汤”。 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是大刀阔斧、大胆创新的手段。既然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那么就整村搬迁。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赤溪村一步一个脚印,挪穷窝,拔穷根,甩掉贫困的帽子。 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更是让赤溪村的干部和村民铆足了劲。2016年,成为赤溪村最繁忙的一年,一共有四五十个项目在建,涵盖了旅游集散中心、夜景灯光工程、自来水厂改扩建等。 走进今年8月初才投入使用的村文化中心,村民们读报的读报,下棋的下棋,很是热闹。 正在闲坐的李先如老人说:“过去住在山上,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玩?这几年生活好了,大家就想有个娱乐的地方。这个地方很好,我天天都来。” 开山门——通往“金银山” 挪了穷窝,如何致富?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路,仍是制约赤溪加快发展的最大瓶颈。 2002年,连接太姥山和赤溪村的蒋太公路修通。游客游完太姥山的奇峰,可以到赤溪体验秀水。 2015年,宁德市拍板,从沈海高速公路霞浦段杨家溪出口直接修一条通往赤溪的公路,把太姥山、九鲤溪及其下游的杨家溪三大景区连成一体。现在,赤溪村有3条公路直达太姥山、磻溪集镇和高速公路。 如今,赤溪村拥有“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金字招牌,有3家旅游公司。去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 向前看——奏响“变奏曲” 赤溪村富了,赤溪村出名了。 村干部仍保持着清醒头脑。脱贫之后,该怎么继续前进? 寻找新路径,奏响“变奏曲”,村党总支是主心骨,村干部是“领头羊”。 村主任吴贻国牵头带动5位村民合伙注册了乡源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进行林下养鸡和菌菇、中草药种植。 看到村干部带头干,村民的创业热情更火热。 去年至今,村里新注册的合作社就有6家。更让人欣喜的是,不少村民回乡谋求发展。90后杜赢成为第一个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他成立经营的赤溪茶业有限公司已经有100多亩茶叶基地。 杜赢说:“‘中国扶贫第一村’是一个时代的符号,那是祖辈、父辈的起点。我们的梦想是,未来的赤溪成为‘中国自强第一村’。” 福鼎市管阳镇广化村贫困户汪承连(左)收到挂钩干部送来的茶叶萎凋机,激动不已。 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摄 在光泽县腾农菌业公司车间,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在包装海鲜菇。该县信用联社通过“扶贫再贷款+企业+贫困户”模式,助力贫困户就业。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摄 反响 科技让黄花梨更“甜” “建宁县是革命老区县,又是山区农业县。这些年来,我们就是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思想,立足当地农业特色资源优势,依托‘科技兴梨’工程,逐渐把黄花梨产业做大做强做‘甜’。”建宁县委书记郑剑波说,现在,老区人民不仅黄花梨种得好,还实现了深加工。 去年,当地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推出黄花梨果醋饮料、茶味饮料、黄花梨果酒、黄花梨果肉饮料等新产品,附加值翻了几倍,企业和果农都得到实惠。 科技带来好效益,“中国黄花梨之乡”越叫越响。如今,建宁黄花梨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红土地有了特色游 初秋时节,走进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坑头村,茶园飘香,绿竹滴翠,一座座黄墙黑瓦房掩映在绿色中,一幅乡村美景图跃然眼前。不少游客前来瞻仰革命旧址,缅怀先烈,感受茶园风光。 霍童镇党委书记钟宜平说:“这里是宁德县苏维埃政府诞生地和宁德县委重新组建地。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闽东革命壮丽的历史篇章。” 近年来,坑头人民利用生态环境、红色旅游资源,走“旅游+茶产业”模式,打造了一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茶园观光为特色的红色之旅。 种好白茶富民一方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多次强调,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选好自己的发展路子。30年来,我就是这样做的。”全国劳动模范、政和县闽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步瑞说,从1987年开始种白茶,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他的茶企业已经是县里的农业龙头企业。 1991年,张步瑞兴办了政和县第一家私营茶厂,还通过“企业+农户+基地”方式,建立了660亩优质白茶示范基地。到2001年,产茶40万公斤。 “作为本地企业家,光自己富不算什么,还要带动乡亲们一起富。”最近十多年来,张步瑞向茶农收购茶青,尽量保持价格的稳定;还优先聘用11户贫困户到茶叶基地打工。同时不断把茶叶做精,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去年产茶10万公斤,产量只有2001年的1/4,价格却涨了5倍。 如今,茶产业已成为东平镇的富民产业,目前全镇60%以上的人从事茶业生产,建立大小茶厂100多家。 风沙地变身园林村 上世纪90年代,平潭中楼乡大坪村是一个海岛贫困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获得“省级园林绿化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过去环境差,一刮风,农田都被沙子掩埋了,走路睁不开眼。”村党支部书记曾华艳说,没有好生态,连地都种不了,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1996年,大坪村成为省里的挂钩帮扶点。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大坪村申请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分两次对土地进行改造,特别是建设木麻黄防护林后,村里形成了“林成网、水成渠、田成方、路相连”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全村大规模种植无公害大棚蔬菜和反季节蔬菜,打造“菜篮子”基地,农民收入逐年增加。 近年来,村民纷纷走出家门,搞运输,到全国各地承包建设隧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2013年全村脱了贫。村里建起公园、健身广场、儿童乐园、文化中心等,被评为“省级园林绿化村”。 宜居宜业滨海新村 从窝在又矮又黑的三间茅草房,到住上160平方米、二层楼的钢筋水泥结构房,霞浦县三沙镇东山村村民钟伏德对现在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推动下,1998年来临之际,宁德地区“茅草房改造搬迁”全部完成。钟伏德从山上的胡家山自然村搬到东山主村。村党总支书记钟祖钦介绍说,当时搬来茅草房户有22户。从2006年开始,又结合“造福工程”,将地处偏僻的二坑、三坪等自然村的155户村民,集中搬迁至东山主村。 村民搬下山,还要让他们有钱赚、能稳住。东山村毗邻三沙湾。这些年来,村里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紫菜养殖。对从深山搬下来的村民,由主村养殖户一对一结对帮扶。目前,全村80多户村民养殖紫菜,面积2000多亩,年产值3000多万元。全村创办紫菜加工厂14家,年产值8000多万元。村里还推荐200多名村民到邻近的工业园区企业上班。 去年,东山村农民人均收入约1.2万元,村集体收入约10万元,一个宜居宜业的滨海特色新农村雏形初现。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