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东南网9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文/图) 佾舞展演。 习仪让心沉静下来 70位学生,右手执翟(dí),左手执龠(yuè),认真学习每一个动作。每一个举手投足,都庄严大气,载着满满的正能量。 8月28日上午,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的特别助理、至圣孔学基金会执行长陈泰旭率领福清市立达孔学会会长、福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佾舞代表性传承人李宗霖等专业教学团队,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佾舞传承班师生教授佾舞。 “周礼·佾舞”文化源自河洛“六代乐舞”,3000多年前,周公在洛水之滨营建洛邑,开始制礼作乐。他整理并继承了前六代遗存的乐舞,统称“六代乐舞”,定为国家最高等级的乐舞,用于国家大典和宫廷祭祀活动。佾乃礼之意,分别为天子八佾、公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每个动作皆代表一个字,一个乐章由32个动作组成。这如同现代国际交往中迎接国宾所施放的礼炮有21响、19响、17响等规格区别,其规格等级不可僭越。 周代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和礼乐文明,对后来中国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自上世纪初,周礼佾舞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近一个世纪。 |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