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以行业协会为载体,以网格化监管为抓手,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源头,激发社会力量,共同治理食品安全问题
东南网9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琳斌 通讯员 丁丽萍)
9月8日清晨,将乐县城区金溪农贸市场熙熙攘攘。
“我来检测一下刚买的牛肉有没有被注水。”在市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便民服务站,黄女士将牛肉递给检测人员熊燕。熊燕用试纸快速检测后告诉对方,这牛肉没问题。
“服务站可以检测大米新鲜度,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量,香菇干等干货的二氧化硫含量,水产品、豆制品甲醛含量,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等。”县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施振超介绍说,每天早上,协会的检测人员会对市场内的蔬菜、水果等进行抽样快检,检测结果在公示牌上公示。
从去年4月开始,将乐县试点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确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行业自律、社会参与、媒体监督”的社会共治基本原则,以行业协会为载体,以网格化监管为抓手,探索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路。
成立行业协会
迈出社会共治第一步
在城关的玉挺调味品冻品贸易商行门口,记者看到县食品行业协会颁发的“食品安全示范店”荣誉牌。“我进货都走正规渠道,各种票证也按要求向对方要,去年12月被协会评为示范店。有了这块牌,客流量明显增多。”老板陈玉挺高兴地说。
去年6月,将乐组建食品行业协会。协会由128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自愿参与,涵盖了全县种植、养殖、生产、销售、餐饮等行业骨干企业、带头人和有影响力的经营户。政府采取授权、委托等形式,支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提供政策咨询、加强行业自律、开展行业服务、维护经营主体人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施振超说,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将乐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由单一的行政监管逐步朝着社会共治的新格局迈进。食品安全只靠政府一家监管,三头六臂也管不过来。实行社会共治,就是调动各方力量,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社会组织乃至社会成员个人,大家都来支持、参与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协会通过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长期以来诚信度良好的商户授予“诚信经营示范户”“食品安全示范店”等荣誉牌匾;对有不良信用记录、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风险较高的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并及时上报监管部门。
截至目前,协会共对178户新办证食品经营单位进行协查,出具协查报告178份,其中合格报告146份,不合格报告32份,大大缓解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不足的压力。
网格化管理
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
9日上午,食品安全协管员、42岁的动物防疫员张木祥和县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万安镇万安村的绿景农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对该基地包装好的8个批次的“金玉子”系列高山大米进行抽样。只见张木祥熟练地进行样品登记、打包、填写抽样表格,帮助监管局工作人员将样品搬运上车,送往三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检验机构进行检测。
张木祥告诉记者,他是去年8月被县里聘为食品安全协管员,主要负责万安村的食品安全协管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日常巡查、宣传及农村集体聚餐登记和检查工作等,有什么异常情况就第一时间向镇食安办报告。
为打通食品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该县构建了三级网络化监督管理体系。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将全县划分为13个网格,进行乡(镇)、建制村(社区)、小区(村民小组)三级监管。像张木祥这样的协管员,就是网格的第二级。全县143个建制村,每个村均有一名协管员,上岗前进行专业培训。自协管员上岗以来,他们共动员39户无证餐饮单位申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有力发挥了“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的作用。
农业标准化
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
在万安村的利农集团农业果蔬基地,工人张爱英正忙着在一个个装满上海青的菜筐上贴条形码。
基地负责人陈晓鸥介绍,条形码是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扫条形码,这筐上海青何时下种、施何种肥、何人负责等有关信息,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果蔬基地是全县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创办于2014年6月,占地面积约1500亩,年产值3000多万元。基地主要种植上海青、空心菜等,采取统一指定种植品种、统一栽培技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价格、统一农超对接销售等标准化运作模式。
陈晓鸥说,县农业局、市场监管局全程指导基地采取绿色病虫防控、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推进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开展试点以来,我县进一步强化了农业标准化创建工作,新创建果树、蔬菜、食用菌、畜禽养殖等标准化示范区13个。目前全县‘三品一标’认证共获批36个,其中3个地理标志、2个名牌农产品、1个有机食品、5个绿色食品、25个无公害食品,‘三品’种植面积占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