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群众在泉港区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办理“救急难”业务。 刘泽阳 刘益清 摄 城市建设 宜居宜业 刘庆华是泉港区山腰街道龙山社区居民,以前一家四口人住在一处石头房。2012年底她家的石结构房屋拆迁改造,2016年5月搬进了18层高的电梯房。“如今我们住的是1 58平方米的套房,真像做梦一样。”刘庆华欣喜地说。 在石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泉港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 近年来,泉港以新型城市化发展为总抓手,着力推进总部经济区等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配套建设,兴建“产城融合”宜居乐业之城。2014年,泉港被列为泉州市“产城联动新城区”改革试点。2016年,泉港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8个产城融合示范区之一。通过不断赶超跨越,让泉港打开了产业城市融合互促、联动发展的崭新格局。在这片土地上,一大批村民变成了居民,村庄变成了社区,一座宜居乐业新城初见雏形。 “龙山是最早推行‘村改居’的社区之一,如今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一个集教育、居住、购物、娱乐、文化广场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已见雏形。”龙山社区党支部书记郭建锋说。 村庄变社区,村民变居民,在泉港越来越多老百姓融入城镇生活,泉港的城市形象有了明显改善。 这些年,泉港牢牢抓住产城融合发展机遇,加快实施城市“东拓南进、沿湾向海”战略,推动城市建设从条状开发转向块状开发,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泉港投入产城融合项目的资金已达到50亿元,如今中心城区建成面积扩大到12平方公里,2.5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区形象明显提升,城镇化率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 如今,泉港主城区已经形成六横六纵公路交通网,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该区在打造城建精品、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时,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2012年以来,泉港共投入37.6亿元实施村(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42个村(居)“点线面攻坚计划”“宜居环境建设”等项目,主要围绕“拆清楚、摆清楚、分清楚、粉清楚、扫清楚”等“五清楚”,以及“突出乡土气息、尽显田园风光”等“两特色”提升宜居程度。开展城区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和防洪排涝整治工程,近五年共完成造林绿化3.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17%,成为中国长寿之乡、福建森林县城,7个镇(街)均获评国家级生态镇。 一座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只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这是泉港在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思考与实践。 产城融合,解决的是“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问题,泉港坚持高点定位、建管并举、提质扩容的原则,注重“产城互动、产城一体”,以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多年来,该区突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题,不断推动产城融合,区域发展步入快车道。 2017年,泉港紧扣“一个定位”、打造“三大片区”、实施“五大提升”,在产业快速提升的同时投资78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围绕“率先建成产城融合示范新区”目标,着力构建“一中心四组团”和“四星拱月”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打造宜居泉港。力争至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2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以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如今,一座滨海港口花园城市雏形正在逐步呈现,而这,改变的不仅仅是城市面貌,更多的是居民的生活方式。 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率先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样板,是泉港区委区政府对于产城融合的新思考和城市管理新标杆,也是40万泉港人的新期待。随着南山片区、泉港石化工业区安全控制区、百亿粮油纺织高新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推进,产业集群产生的经济效益将给泉港这座活力之城注入更多的建设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