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正文
分享到:

打好“三大战役”,加快建设新龙岩

2017-09-27 10:14:1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依托强有力的项目带动,这些年闽西老区有色金属、烟草、能源、建材、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迅速崛起,奠定了扎实的实体经济基础。

土楼“阿耕”成名记

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凌生 通讯员 赖河元

永定振成楼 陈军 摄

依靠独特的建筑和文化,土楼旅游为永定聚集了人气。2008年7月,永定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 1年8月再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这种“无烟工业”的发展,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位于洪坑村的振成楼,被誉为“土楼王子”,今年66岁的林日耕就是振成楼里的居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穿梭在土楼和游客之间,讲解土楼历史和其所蕴含的客家文化。土楼“阿耕”便是人们对他亲切的称呼。

阿耕说,上世纪80年代土楼还“养在深闺人未识”时,洪坑只是个贫穷的小山村,“村民种植烟叶和水稻,农闲时就出去打工,收入微薄”。1986年,阿耕和亲戚们商量,决定与当时的湖坑乡政府合作保护开发振成楼,还带头在楼里开起了“阿耕商店”和“阿耕饭店”,卖些自己制作的纪念品和家常菜。

1991年,当时的永定县成立了土楼旅游公司,40岁的阿耕被县旅游局聘为首位土楼导游。阿耕用心将关于土楼的知识记下来,日积月累,渐渐形成独特的“阿耕导游词”。他还曾受邀参加《东方时空》《走遍中国》等栏目的节目录制,成为央视资深的“农民导游”。

导游业务的增长和个人名气的攀升给阿耕带来了丰厚的收益。然而,更让阿耕高兴的是,得益于土楼旅游,家人和全体村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

几年前,永定出台了土楼景区门票收入分配方案。门票收入分成让村民受益,土楼旅游公司还出资租用洪坑村的9座土楼,每年支付一定租金。这些收入,给当地村民支持旅游发展吃下了“定心丸”。

旅游业火了,村里回乡开店、做生意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阿耕说,现在几乎每个家庭每年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阿耕见证着土楼旅游给当地带来的巨变。然而,对于洪坑村及更多的永定土楼景区的村民来说,这些变化仍不是终点。

据悉,永定区编制了《福建土楼永定5A级旅游景区综合提升规划》,重点对世遗“三群两楼”及其他重要土楼旅游资源的发展定位和业态布局进行规划策划。永定区旅游局局长林如居说,土楼旅游的发展愿景是建设“全球客家文化体验最佳目的地”,打造客家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文化体验与创意产业发展的试验区。将来,阿耕和当地的村民能在家门口迎来更多的游客,他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林政德:做拆迁户的贴心人

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妤 通讯员 温连光 陈薇

“拆迁工作虽然难做,但如果切切实实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群众还是很支持的。”9月19日,刚从征迁一线归来的龙岩新罗区曹溪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林政德说。

曹溪街道近年逐渐融入龙岩中心城区,征迁任务也日益繁重。去年,街道西洋村二组村民林汉秋家的老房子因城市建设需要而被征迁。尽管林汉秋一家已在征迁协议上签了字,但由于迟迟找不到出租房过渡,无法搬出老房子。这个问题也让当时分管该片区征迁工作的林政德颇费了一番脑筋。

“拆迁,我同意。但是我父亲84岁,又中了风,母亲也81岁了。在等安置房建好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在外头四处找房子租住,结果就因为大家认为我们家老人年纪大,不愿租。”林汉秋说。

彼时的林政德刚调至曹溪街道不久,但他很清楚,征迁的扫尾工作关系到项目能否及时落地,也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展工作着实不容易。

针对林汉秋家一房难租的问题,林政德多次前往林汉秋家看望沟通,并帮着寻找协调合适的过渡房。终于,三个月后,林汉秋家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如今,这一家子住进了莲西小区的安置房。

林政德自2016年5月调到曹溪街道后,诸如钉子户、不肯腾房、征迁过程中老年人问题等各种情况都摆在他面前。他唯有全力以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既要保证征迁工作顺利进行,又要兼顾到每个征迁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利益。”林政德说。

工作上投入得多了,陪伴家人自然就少了。赴任曹溪以来,林政德几乎天天起早摸黑。“这段时间,陪伴家人相对少了,我心里挺愧疚的。很庆幸,家人把家操持得很好,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林政德说,征迁项目现都能按照进度完成,有的还比预期提前,这是他们整个工作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