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乡亲共祭“榕城第一古榕”。
东南网9月30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两岸乡亲共祭“榕城第一古榕”、共奏“禅和乐”、领略福州传统“中秋摆塔”节日文化……30日上午, “2017榕台古榕文化节暨福州裴仙宫中秋传统民俗展演”在福州举行。文化节以“两岸同根,榕台同源”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儿童绘画榕树。
活动现场,两岸乡亲共祭“榕城第一古榕”,通过儿童绘画榕树、儿童国学表演、扶贫济困爱心捐助、写“孝”字和等方式,增进两岸民众的情谊,加深台湾同胞对福州的认识。
来自台湾的林鸿志先生是首次参加榕台古榕文化节,他说:“在台湾,榕树是最有灵气,最富情感的‘树中寿星’。台湾人习称榕树为‘成树’,几乎每一个自然村都种有榕树,有道是‘无榕不成村’。”李刘传先生则是第三次从台湾来到福州参加榕台古榕文化节,他告诉记者,每年的榕台古榕文化节内容都不一样,看得出主办方对活动筹备很用心。

现场演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斗堂禅和曲”。
据了解,活动中榕台乐团共奏的“斗堂禅和曲”现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福州民间礼斗祈福文化,其最为核心内容是斗堂禅和曲,即供信俗祈福文化活动中所唱奏的乐曲。近代史上众多名人如严复、林觉民等,皆为斗堂堂友。现在福州裴仙宫及三坊七巷天后宫不仅是历史上斗堂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现今斗堂的重要活动地点。

现场再现独特的中秋“摆塔”习俗。
两岸同根同源,榕台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就与榕树文化密不可分。主办方希望两岸民众以文化为媒介,继续发挥榕台地理优势,不断培育出优秀的榕台文化交流品牌。据悉,位于裴仙宫后院中的古榕,相传植于北宋年间,至今已有1000多年树龄,现为福州一级古树名木。在2003年5月福州举办的中国(福州)首届榕树节中,该榕树被评为“十大古榕”之一,并由裴仙宫认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