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得出的科学论断,深刻阐述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对发展规律的深邃思考和科学把握。早在2002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南平调研时,就要求南平“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山区特色的发展路子,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我们始终牢记嘱托,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致力走出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路子,努力打造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域、绿色产业的新兴基地、幸福宜居的美好家园,着力在建设新福建中做出特色。过去五年,全市GDP年均增长9.5%,规模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6%、9%、11.8%,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7.4%,固投增长15.9%,公共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5.9%、9%。 一是着力产业强支撑。围绕推进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支撑点放在产业上,选准与生态资源、人文历史相得益彰的现代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高起点编制七大产业绿色发展规划,并通过了由中国工程院组织的咨询论证,以规划引领绿色产业创新发展,推动点绿成金、富民强市。同时,围绕七大产业补短板、延链条、强保障,举办现代绿色农业、旅游项目资本对接会,打通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对接绿色产业的通道,总投资215亿元的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等一批项目落地南平,申报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正式获批,圣农、南孚、南铝、太阳电缆等现有优势骨干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五年来,全市净增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315家,新增“新三板”上市企业11家。 二是着力项目补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我们以补短板为突破口,组织实施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百日攻坚”,开展“四比六促”“工作落实月”活动,攻克了一批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症痼疾,创造了许多攻坚速度,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领域短板。交通基础设施取得重大突破,南平迈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车里程均居福建省首位,实现县县通高速。在全国首创“水美城市”建设,把城市补短板与流域治理、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生态保护相结合,加快推进12个总投资300亿元的水美城市项目,以水补山、以山带水,打造水美城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南平。继续策划实施一批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三是着力新区拓空间。建设武夷新区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是南平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增长极的战略突破口。我们把握国务院批准南平市行政区划调整的重大机遇,围绕2018年启动搬迁的目标,坚持“高点站位、集聚开发、产城联动”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武夷新区建设,先后筹集各类资金295亿元,全力推进童游、将口、兴田三大组团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南林核心区,303快速通道、云谷小区、轨道交通、水资源配置等一批搬迁必备工程加速推进,引进落地了海源新材料、浪潮集团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武夷新区中心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同步推进延平中心城市建设,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滚动实施一批城市改造、完善公共服务的补短板项目,城市功能形象有效提升。 四是着力深改添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和办法创新突破、推动发展,结合南平实际探索创新,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抓试点先行,扎实推进赋予南平的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试点任务,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稳步推进,乡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做法在全省推广,林业碳汇交易在全省率先突破。抓重点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在全省建立重点工作责任和问题情况督查平台;深化投融资改革,设立百亿产业基金、五十亿股权投资基金、十亿PPP引导基金,促进金融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有效对接;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帮助总结提升的“南平机制”,推进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打通科技服务绿色发展的通道。抓环境优化,针对制约发展的人才问题,出台人才工作十条措施,每年投入2亿元人才经费,并保持年10%的增长,用于引进高端人才到南平创业发展。同时,制定稳定本土人才保障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打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 五是着力共享惠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将更多新增财力投入民生领域,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都超过7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3%和10.9%。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落实“造血式”“减负式”“兜底式”“搬迁式”等扶贫措施,建立商业医疗保险托底、党组织结对帮扶贫困户子女就学等机制,累计脱贫18.46万人。把有效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教育“双高普九”提前实现,养老、医疗、生育等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绿水青山,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在半年左右时间里,全市拆除养殖场7130家,削减生猪401.77万头,畜禽养殖重点区域延平区劣V类流域从原来20条减少到目前的1条;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森林覆盖率从71.1%提高到77.3%,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全省前列。 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加快南平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更大的勇气抓紧抓好。我们深刻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自觉把管党治党责任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五抓五看”要求,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我们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好理论武装,突出“关键少数”,把忠诚干净担当和“四个人”“四个有”的要求融入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和党组织生活中,并通过“走出去考察、请进来教学、沉下去磨炼”推动各级干部解放思想、提升能力,不断强化“四个意识”,着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骨干队伍。我们着力提振干部精气神,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并举,建立容错会审和问责会审机制,完善一线考察、一线巡察、一线督查机制,营造敢抓敢管、敢拼敢闯的宽松环境;结合“百日攻坚”等,提拔重用一批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表彰一批有功集体和先进个人,对作风不实、执行不力、担当不足、为官不为等问题加大督查问效、执纪问责力度,树立注重实绩、实干拼创的鲜明导向。我们持续深化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坚持典型引路,突出特色深化学习廖俊波精神,在廖俊波同志工作过的地方建立9个现场教学点,“一月一主题”分层分类有重点地深入学习,并在各领域选树一批廖俊波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激励广大干部立足岗位担当尽责、拼搏实干。我们扎实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支部、延伸到基层,统筹推进农村、学校、机关、社区、国企、非公企业等领域党建工作,创新“党建带群建、群建壮党建”、村级党组织达标创星、选派村级党建指导员等做法,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善工程,加快推进党建富民强村, 农村基层党建“四个一”机制等在全省推广。我们以零容忍的态度狠抓正风肃纪,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市县党委巡察,推进市县派驻监督全覆盖,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站在新起点、面向新未来,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实干拼创、砥砺奋进,加快推进绿色发展跨越发展,以“再上新台阶、建设新南平”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