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小绿瓶的功劳簿 不能躺太久

2017-11-22 08:19:3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作为国民老品牌,水仙牌风油精的沉浮录浓缩了产地漳州60多年来的经济变迁史。管窥它,反思它,或许能有一番收获。

作为国民老品牌,水仙牌风油精的沉浮录浓缩了产地漳州60多年来的经济变迁史。管窥它,反思它,或许能有一番收获

东南网11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杨志慧 郑凯)

核心提示:

风油精,在提神醒脑、驱风止痒等场景中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每年前8月,是风油精的出产旺季。今年,漳州出品的水仙牌风油精销售近6000万瓶,在国内市场占比超过40%。

一度依靠单品打天下,从计划经济年代走来的漳州水仙药业,在风油精市场的地位曾经无出其右。但在消费迭代、竞品频出的全新市场语境下,单纯靠口碑与人气指数变现的传统路径,是否仍将屡试不爽?这家刚刚走完一个甲子的老企业,有意探索新的商业逻辑。近日,记者探访这家老牌企业,试图探寻小绿瓶背后,关于怀旧情怀、社会变迁、国企改革、转型升级、品牌复兴等在内的诸多议题。

诞生

竹巷下,是漳州市区原厦门路与草寮尾之间的一条旧街道。作为地名,它早在1995年便因拆迁而在地图上消失。然而,这里却是誉满神州的水仙牌风油精的发源地。

1956年,漳州小作坊业主蔡艺文向政府建议,利用本地丰富的柑橘资源创办柑橘油厂。彼时漳州的工业几乎一穷二白,日后在国内影响深远的榨糖、制罐业还未真正起步。因此,这一花小钱办大事的建议很快得到回应。

同年,地方国营漳州柑橘油厂在蔡艺文家——竹巷下19号开办。“市里拨款400元,全厂员工7人,土法上马,自制一套土蒸馏锅,两台简易圆筒式螺旋压榨机,靠肩挑手提来运冷却水,上山砍木柴做燃料。”早期内部刊物《漳香之声》记录了这段创业历史。当年,柑橘油厂产油0.58吨,产值1.4万元,利润0.68万元。次年,柑橘油厂迁往新址,更名为地方国营漳州香料总厂,并实现利润翻番。

不菲的经济效益,很快引起了漳州主政者的注意。1957年6月,原漳州市工业局组织香料资源调查组,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地调查,并派人赴广州百花香料厂、苏州三吴化工厂、上海香料厂等企业考察,最终得出“漳州市发展香料工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的结论。因此,当地决定做大做强本土香料产业。

1958年,漳州启动香料厂扩建计划,并确定了“先上蒸馏,后上浸提、分馏,分期进行”的方案。原国家食品工业部上海食品工业设计院,提供了包括芳香植物栽培、香料生产、工程设备在内的技术支持。

“我们在本地创办了两个香料农场,总面积近700亩,从上海引进薄荷、金合欢、柠檬桉等十余种芳香植物,产品也日渐多元。”漳州水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蔡耀辉,引述当年老职工时常讲述的创业故事。1960年,在边生产边建设中,漳州香料总厂开始涉足香精领域,香蕉、菠萝、柠檬等食用香精实现批量投产,漳州香料总厂也被原国家轻工业部认定为香料、香精生产定点厂。

1960年底,漳州香料总厂的扩建工程戛然而止。时值国内三年困难时期,加上年中的那场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洪灾,让位于九龙江畔的漳州香料总厂备受打击。“厂房、设备、原料、产品大部分被冲走或损坏,损失超过80万元。”蔡耀辉说,当时企业的年利润不过10余万元。重创之下,长达五年的低谷期随之而来。

“为响应‘亦工亦农’的指示,香料厂的职工走出厂房,从事香料收割和水稻种植,不少职工背起蒸馏锅,远赴闽西山区,就地生产山苍子油和樟脑等产品。”蔡耀辉说,为走出困境,厂里试图以新产品闯市场。蔡艺文研发的白熊牌万宝油,在市面上叫好又叫座,促成漳州香料总厂在1966年实现140万元的产值。更重要的是,这是漳州香料总厂进入制药行业的开始,为日后生产水仙牌风油精埋下了伏笔。只是,1966年后的十年间,漳州香料总厂的命运再度归于坎坷。700多亩香料基地被当地农民收回, 1万多株芳香植物付诸东流。

漳州香料总厂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976年。这一年,苦于寻找新出路的漳州香料总厂从原省医药公司获知一个市场信息:“鹰标德国牌风油精在国内市场俏销。”鹰标德国风油精为新加坡品牌,发售于1960年,而后进入中国,是当时国内市场唯一的风油精品牌。

“我们生产的‘合欢’牌驱风油与风油精有着类似的功效,能否以此为基础,研发风油精民族品牌呢?”受到鹰标的启发,时任厂长宋乃正提出了试制风油精的建议。由他领衔的风油精攻关试制小组很快投入运作,半年后,漳州香料总厂出品的水仙牌风油精,经原省卫生厅检验合格,获准生产,这是第一个风油精国产品牌。1979年,水仙牌商标正式注册,是我国实行商标注册制度后首批注册的商标。

这时的宋乃正或许没想到,水仙牌风油精不仅成为日后改变漳州香料总厂命运的重要单品,3毫升小绿瓶中的薄荷脑、樟脑、桉油等的提取液,更重塑了此后40年间国人的止痒习惯。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