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沙县小吃凭何远渡时空?

2017-12-13 08:46:2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目前,沙县小吃在全国的经营店已超过3万家,遍布全国,还远赴海外15个国家,全县外出从业人员6万多名,年营业额超80亿元人民币。小吃业已成为沙县人增收致富、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工人正在包饺子,通过冷链物流送往全国各地

在全国各大城市“星火燎原”之后,人多、面广带来了“管理难”问题。2006年起,沙县提出“一乡一城一组织”的思路,每个乡镇负责在沙县小吃相对集中的城市建立一个联络点,主要负责上传下达、证件获取、纠纷调解、业务投诉,富口镇承担的是泉州和浙江金华两个城市的任务。很快,这些联络点升格为联络处。“以提供服务为宗旨,需要政府层面开展的活动,比如维权,由县里面的相关部门做、联络处配合。”林宜基介绍说。

其实,在1997年以来的20年里,每逢关键时刻,都是当地党委政府在全力推动:

1998年,沙县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简称“小吃办”,是全国唯一以政府名义成立的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6年,“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及图形”集体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沙县小吃品牌化迈出了第一步。

2008年,沙县成立小吃集团有限公司,目标直指连锁和上市。

2014年,沙县县委、县政府召开千人大会,发起“推进沙县小吃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的动员令。

2015年,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沙县小吃及图形”集体商标获核准注册,小吃产业整合、转型升级取得关键性突破。

……

回望来路,不难发现,沙县小吃产业走到今天,每一步都少不了当地政府的引导和助力。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把握?

“沙县‘小吃节’举办20年来,我们坚持的一个大原则是,老百姓做不了的事情由政府来做。”沙县小吃提升项目总指挥长罗光华告诉记者,培育一个主导产业,必须要在产业链条上下功夫,而不是任由其野蛮生长。

老百姓做不了的是什么事?

“如果可以的话,我不会让下一代再像我一样从事小吃行业。”一些小吃业主吐露这样的心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外出开店有钱赚,但那都是辛苦钱,有些事情光靠我们小吃业主的力量做不好”。

“很多人要加盟,我们也想做一个自己的配送中心,可单凭一己之力拿地、建设、配送,难度不小。”目前在沙县城关和沙县机场共开设4家连锁店的“李记锅贴”传承人李贤锦,有着走出去的强烈渴望,但最近的一次建厂计划宣告失败。

更大的问题是,近些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沙县小吃饱受店面小、环境差、档次低、口味山寨的困扰,以及各种新兴小吃异军突起,不断蚕食市场。

面对“成长的烦恼”,历届沙县决策者的共识是,沙县小吃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行业的事,它还是关系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事。政府全力扶持沙县小吃业发展,但有一个规矩:一是不排斥市场,二是政府不大包大揽,三是政府与市场之间要有分工。把能够成为市场要素环节的,都先通过政府扶持、培育之后,再交还给市场,在市场中逐步成形、壮大。

那政府该干些什么事?罗光华说,经过几年的调研摸索,县里明确一定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打造供应链,二是宣传整体形象,三是打造品牌。

因为看中供应链环节的商机,罗盛钬与两个伙伴投资300万元成立一品鑫公司,流水线生产柳叶蒸饺,由被政府引进的雏鹰农牧集团提供鲜肉,从各大基地直接采购蔬菜,全力保证原材料的安全。

除了落子雏鹰农牧集团,沙县还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他们相继与国内餐饮原辅料巨头正大集团、中粮集团展开合作,研发和生产核心产品,制定产品标准,为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提供保证。

今年4月,沙县小吃中央厨房宣布奠基。规划建设炖汤系列及调味料车间,速冻包点系列产品车间,速冻菜肴及调理包车间,酱卤及配餐小食品加工车间,研发及物流、质量、品质管控办中心等五个功能区车间。这一项目将成为沙县小吃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

政府当产业化开路先锋,培育成熟市场要素后,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或许,这才是沙县小吃可以长盛不衰的关键。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