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社会 > 正文

【我与新时代】“要一直在这里扎根下去”

2017-12-18 07:53:1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我新买了一辆小轿车,周末一家人去自驾游更方便了;连锁加盟店计划也起步了,第一家加盟店在海南顺利开业;我们还搭上大陆‘互联网+’的快车,开通了外卖平台,每天都有十来个订单……”说起这一年来的收获,陈漋翔连连用“丰收年”“感谢大陆”等词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今年55岁的陈漋翔,来自台湾新竹县关西镇,2007年来到福州闯荡,开过餐馆,投资过便利店,2011年通过对甜品市场的一番摸底,他重拾起家乡新竹的古法烧仙草手艺,开了一家甜品店——“益汁湘”烧仙草店。得益于庞大的市场和好政策,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我十分关注十九大,最关心的话题是最新的对台政策,还有便利台商的新举措。十九大报告提到,‘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我听了特别激动,在福建创业更有干劲了。”陈漋翔说。

这几年,福建陆续出台一系列扶持台商、台青创业就业的新政策和新举措,像《福建省关于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闽创业就业的意见》《推动福州新一轮经济创新发展的十项政策49条措施》等,陈漋翔把这些政策研究得很透,从中挖掘市场商机,并尝到甜头。

“去年,我把公司注册在马尾两岸青创基地,还申领到好几万元的开办补助和租金补贴,这些都是好政策给我的实惠。”他口中的基地,是2016年3月成立的福州台湾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同时这里也是福州首家集合台商服务基地、两岸青创基地的台商创业园,目前已吸引近百家台湾企业入驻。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工匠精神的论述,也说到了陈漋翔的心坎上。“永远为上一碗负责!”他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说,只有上一碗卖得好,让顾客称心满意,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下一碗。正是源于对工匠精神的坚守,他的甜品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他说:“十九大报告提出,‘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对此,我深有感触,我的三个孩子都在福建上的大学。”

从1985年华侨大学开始对台招生起,福建成为大陆最早招收台湾学生的省份。截至目前,我省11所高校累计招收台湾学生6000多人,其中受益者就包括陈漋翔的子女。2007年,他的大儿子陈日嵘考入华侨大学,就读建筑学院。之后,二女儿陈梓莉和小女儿陈沨怡也先后考入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如今,兄妹三人选择继续留在福建就业、打拼。

“我们一家都是新福州人,要一直在这里扎根下去!”展望未来,陈漋翔信心满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