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人士到五缘学村,参观厦门市教育系统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东南网12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雪梅 文/图)一纸禁令,堵住洋垃圾进口的通道, 一些加工利用企业因此而“断奶”,必须重新寻找本土原材料来源,再生资源行业也面临着行业大调整、企业大洗牌 洋垃圾整治风暴越刮越猛,要勇于接受变革 近十年来,我国进口废塑料、废纸、废金属等固体废物总量超过5亿吨。我国经济发展快,对资源需求量大,进口固体废物可作为资源不足的补充,我国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固体废物进口国。 进口固体废物和洋垃圾不完全一样,前者是能够用作原料、可被循环利用的固体废物;后者则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由于存在非法倒卖洋垃圾和转让固废进口许可证的“黑色利益链”,走私洋垃圾的数量比国家发放配额进口固体废物的数量,多了许多倍! 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的是加工过程。一些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规模小、技术设备差、加工能力弱,废水、废气不经达标处理就随意排放,引发天怒人怨。 忍无可忍,我国终于对洋垃圾进口“亮剑”了!从进口源头到加工末端,这场对洋垃圾的整治风暴,将越刮越猛。那么,相关行业何去何从? 福建省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秘书处张益飞说:“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完善垃圾回收处理利用产业链,处理好堵与疏的关系。” 有些企业深耕进口固废市场,对禁令一下子难以适应,呼吁进口政策应为产业的转型预留出一段缓冲时间。 对此,厦门陆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智峰建议:“不能心存幻想,要勇于接受变革。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势已形成,顺之者昌。” 陆海环保是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商。作为进口固废处理利用的大户,陆海环保顺时应势,及时调整公司发展战略,在国内初步建成了社会回收渠道,努力成为“城市固废资源再生循环系统服务商”;在国外则与当地供应商建立就地处理的合作关系,实现固废处理能力与当地资源的优势互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