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社会 > 正文

把家乡薏米销往全国

2018-01-18 09:11:31 赖全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月18日讯(福建日报 赖全平)薏米38元一公斤,0.5公斤装薏米粉一罐38元,每天在网上接到薏米订单近200笔……宁化县金糯薏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佳文将从社员手中收购来的薏米进行加工和包装,通过网店销往全国各地。

返乡“触网”卖薏米

宁化是“中国薏米之乡”,当地的淮土薏米具有“小、碎、粉、糯、香”等特点,煮后香糯黏稠,细腻软滑,是薏米中的上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2017年,“金糯薏米”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33岁的王佳文,宁化淮土镇竹园村人。2003年6月,他从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电工技术专业毕业后,辗转浙江、上海等地打工。2013年底,得知宁化大力发展薏米产业,王佳文决定返乡创业,做一名“田间薏米人”。

在王佳文的记忆中,他爷爷辈就种薏米。淮土薏米有糯性,特别好吃,但当地村民大多通过实体店在周边市县销售,薏米市场并没有真正打开。

“我要将家乡薏米放到网上卖。”王佳文说,从种植薏米到加工销售薏米,是一个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上,每一个链条都能解决村民就业,都能创造价值,但销售环节是推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

2013年10月,王佳文成立金糯薏米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社员从当初的6户发展到现在的103户,主要从事“金糯1号”薏米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合作社拥有1000多亩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薏米5000多亩。2016年,金糯薏米专业合作社被省农业厅授予“省级示范社”称号。

如何扩大薏米销路,把宁化薏米销往全国各地?王佳文认为,网络销售面对的顾客更广、时间更快、市场占有率更高,在传统销售模式上结合网店,一定能打响薏米品牌。2014年8月,王佳文除了在县城开设实体店“薏康土特产商行”外,还在淘宝网注册企业店“时尚客家”,第二年在阿里巴巴注册企业网店“金糯薏米专业合作社”,开始多渠道销售家乡薏米。2015年1月,王佳文正式注册薏米商标“薏康”。

网店运营前期,王佳文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由于缺乏实战经验、急于求成,网站点击率并不高,下单少,有时一天也卖不出10公斤薏米。“网店缺少知名度,网友在线上咨询薏米口感、价格等问题,普遍认为价格偏高,对薏米质量有所怀疑。”为了消除网友的顾虑,他除了合理调整价格外,经常赠送小袋薏米给网友试吃,网店人气渐渐好起来。

为了进一步经营好网店,提高薏米销量,王佳文不仅让妻子陈春珠参加电商专业培训,还聘请多名电商专业人才打理网店。

年售薏米15万公斤

多年来,王佳文依托实体店和网店,不断宣传“薏康”品牌,寻找“金糯薏米”的代理商,批发兼零售,网上网下一起卖,客户遍及全国各地,最远的销售到新疆和黑龙江。

近段时间,新薏米上市,王佳文每天网上可销售薏米200多公斤。

选种、种植、收割、加工……为确保网上销售薏米的品质,打好“薏康”品牌,王佳文销售的薏米全部产自金糯薏米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经过他的层层把关。2017年10月,他投入20多万元,专门添置了薏米脱壳加工抛光一体机,走上了薏米机械化加工之路。为满足不同网民的需求,他不断开发薏米新产品,目前正在研制薏米酒。他将薏米与红豆、赤豆、莲子等一起研磨成粉,满足网友需求。如今,网店拥有了稳定的客户群,拥有代理商20多名,年销售薏米15万公斤、薏米粉2000多罐,交易额超过600万元。

为了确保薏米新鲜美味,王佳文推出薏米真空包装,根据客户需求设置袋装的薏米量,还设置了精美的礼品盒装,方便网友购买后馈赠亲朋好友。为了让网友更快地收到货物,王佳文在县城设有薏米仓库。网友下单后,他当天打包发货,网友基本上3天内可收到货。

网民“石上生花”留言:买了好多家,还是“薏康”好,口感就是不一样。网民“上海滩”留言:无数次购买,你家最棒,点赞……

王佳文感慨道,随着网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诚信经营尤显重要,希望家乡越来越多的农特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进一步助农增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