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月27日讯(本网记者 林旻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买买买”成为了打开春节假期的重要方式。春节黄金周刚过,大家就纷纷晒出了自己的“春节账单”。除了鸡、鸭、鱼、肉、生猛海鲜、孩子压岁钱、人情往来等消费,旅游、观影、读书等娱乐花销也逐渐增多,而网购年货、定制出游等新型消费方式也备受欢迎。 人情往来开支多 说起春节期间的花销,福州市民周波表示:“过去没有记账习惯,现金花了也就花了,无法统计具体消费金额,如今我放点闲钱在余额宝里赚收益,去外消费也尽量采用余额宝付款,账单一目了然。”周波向记者展示的账单显示,他春节假期前后9天共消费5412元。 “主要就是采购水果、干果、海鲜、小孩的零食等年货;跟朋友下馆子吃喝玩乐的钱,还有给亲戚朋友的拜年礼品。”周波说,“除此之外,给自己孩子的压岁钱、家里老人和亲戚家孩子的压岁钱,七七八八加在一起,总花销估计也有1万块左右。稍微算一下蛮吓人的,不过也是见怪不怪。” 周波目前从事的是建筑设计业。“大学毕业前真没想到几天能花这么多钱,工作了五六年,感觉花销也在增加,可没办法,年货不买充足过不好年,各种人情往来也是联络感情的需要,都是不可少的。” 在湖南长沙工作定居的三明小伙王若飞的春节账单中,过年红包和人情往来开支占了更大的比例,新婚不久的他,今年春节花了1万多元。“过年花销基本是红包。主要是给两边父母红包4000元,侄儿、外甥2000元,外婆1000元,七大姑八大姨2000元,年货就花了3000元。” 旅游消费攀升 中国银联发布的《2018年春节消费旅游趋势报告》明确指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大批年轻用户的成长,中国居民越来越喜欢通过旅行度假的方式过春节,自由行持续受到青睐。 今年春节前夕恰逢情人节,带来的蜜月游需求也拉高了目的地的酒店预订量,经济型酒店、情侣主题酒店等预订量大增。 在采访中,王若飞提及:“要不是过年时间安排得紧,都准备带着妻子来个蜜月游,那过年账单可就远远不止这些了。现在出游的计划排到了我们的婚假中。” 春节期间,陕西上班族林文瑶就与三个当地朋友来了场厦门自由行。“很久以前就计划来厦门,这回春节圆梦了。在家过完初一,我们初二就打包出发了。辛苦了一年,就春节几天可以好好放松下。”据林文瑶估算,游玩4天,每个人平均消费6000余元。“网上订了机票酒店,查了路线图,没啥好担心的。费用不贵,完全能负担得起。” 据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春节假日期间,福建省累计接待游客2266.86万人次,同比增长21.6%;旅游总收入172.24亿元,同比增长32.8%;人均花费760元,同比增长9.1%;其中,重点监测的29家景区旅游接待总人数达588.65万人次,实现旅游门票收入2.05亿元。 出境游方面,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统计,春节期间,中国游客从近200个国内主要城市到达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730个国内外城市。东南亚仍是春节期间出境游客最多的目的地。连江企业主王洪艳大年初三就跟丈夫去了泰国,“这是我们第二次去泰国,上次跟团玩感觉没有尽兴,这次我就与先生商量,趁春节再去泰国,来个自由行”。 从携程网预订数据看,春节出境跟团游和自由行分别占52%和48%。85后、90后占比近50%,开始主导出境旅游市场格局。福州85后青年陈曦就带着全家人在澳大利亚体验了定制游。“由当地导游全程陪玩,风土人情介绍和景点讲解很地道。而且澳大利亚很多超市、商场都挂上了中文‘福’字,偶尔还有热情的当地人用中文送上‘新年好’‘狗年快乐’的祝福,感觉很温馨。”陈曦说。 消费品质升级 “春节我买了一箱夏威夷果,自己家吃和送亲朋好友。”家住闽侯的张先生说。记者注意到,与往年相比,在不少人的年货账单中,鸡、鸭、鱼、肉等传统标配的消费比重有一定下滑,取而代之的是开心果、车厘子等“稀罕”干果、水果。 漳州市民潘婷婷刚工作一年多,提及春节消费,她说:“我主要就是网上买衣服和高档化妆品,春节也跟双11、双12一样,买得根本停不下来。” 春节期间,各大电商平台消费升级类家电,如智能高清电视、烘干一体洗衣机、扫地机器人、净水器、洗碗机等受到青睐,新型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信息类产品持续热销。 商务部报告称,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消费市场年味浓、销售旺,买年货、赶大集、逛庙会、吃年夜饭等传统消费持续火爆,旅游、读书、观影、看展等新兴消费亮点纷呈,网购年货、网上订餐、移动支付、定制出游、共享出行等新业态新模式备受青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品质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成为新时尚。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15日至21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926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0.2%。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