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尾古镇依海而建,古厝格局保留依旧。
东南网3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刘泽阳 文/图)石化工业重镇泉州泉港有一座历经600余年风雨沧桑的古镇——峰尾。它保存完好的古街、渔港,记录着这里往日商贸和渔业的繁荣,一条沿海大通道将新兴的石化港口新城与它相连。古城新港时光穿梭,在这一头你能回味向海而生的拼搏传统,在那一边你会看见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
用牡蛎壳串起的贝壳帘挂在老街的拐角处,别有风情。
峰尾是个半岛,在湄洲湾南岸最突出的位置,三面环海。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这一带的先民以海为田、以船为马。到了近代,峰尾还有着“小上海”的别称。那时,小舢板、大帆船簇拥在澳口,船上载着食盐、白糖、布匹往来于浙江、台湾、广东,甚至东南亚……镇上的前街和后街满眼繁华,莆仙的戏曲和北管的弹唱在一间间小院间流淌。
艺人在制作福船,微缩的船身里五脏俱全。
如今,在远处现代石化城背景的衬托下,峰尾依旧保持着它古朴的姿态。扩建中的国家渔港边,妇女们依旧按传统方法手工编织渔网,每年创造着数百万元的产值;早已是远洋捕捞的时代,工匠们还传承着“福船”的制作工艺,这些仿真制作的缩小版船模不仅在收藏界大受追捧,还作为泉州造船技艺的名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出并永久收藏。同样,小镇诞生的“姑妈信仰”随着海风飘扬四方,成为妈祖信仰、陈靖姑信仰之外又一个在东南亚华人中极为重要的保护神信仰。在今年1月的峰尾古城旅游文化节上,台湾信众再次组团进香,“姑妈信仰”成为两岸间一种乡情和文化的纽带。
始建于明代的圭峰塔是早期的航标塔,如今依旧矗立在海岸边。
矗立渔港边的圭峰塔迎接着日升月落,这座当年的航标塔已成为峰尾海洋文化的一种象征。在未来的日子,它将见证这里国家一级渔港的建成、“福船”文化馆的开幕、海洋文化基地的成形……到那时,峰尾镇的历史又将翻开新的一页。
传统的手工渔网渔具编制工艺,每年为古镇创造几百万元产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