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旅游> 正文
分享到:

植绿二十载,湄洲岛蝶变

2018-04-13 10:40: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房小奇  
植绿二十载,湄洲岛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生态答卷——全岛绿化覆盖率从2000年的39%提高到2017年的52%,高居全国海岛首位,湄洲岛还获得“全国绿化百佳县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区”等荣誉。

妈祖雕像

融合发展,文化与生态撑起旅游大业

2017年,湄洲岛接待海内外游客563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全社会旅游收入35亿元,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湄洲岛管委会主任林韶雯说:“围绕打造世界妈祖文化中心核心区,我们做大做强妈祖朝圣与滨海生态旅游两个品牌,对妈祖文化、滨海风光等旅游资源进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管理,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湄洲岛旅游发展的大格局正在形成,北部妈祖朝圣区、中部湖石淉生态休闲区、南部黄金海岸休闲度假区与白波湾休闲度假区各具特色。全岛海岸线长30.4公里,分布着13处总长20公里的金色沙滩和连绵5公里的海蚀岩,还有各类风景名胜20多处。妈祖文化、滨海风光、渔村风情、海鲜美食是湄洲岛独特的旅游资源。

湄洲岛实施“文化+”“生态+”“旅游+”跨界融合发展战略,把文化与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文化+”战略,以妈祖品牌提升为核心,营造朝圣氛围,巩固湄洲妈祖“祖”的地位; “生态+”,从2012年以来,湄洲岛不断加大力度建设国家级海洋公园,进一步保护性开发独具特色的滨海生态资源。如今,黄金沙滩、莲池沙滩、鹅尾神石园景区等著名景点,渐渐露出美丽容颜。

湄洲岛实施“旅游+”跨界融合发展战略,做精特色菜系,培育特色民宿,开发文创业态,丰富娱乐产品,形成“吃在湄洲”“住在湄洲”“购在湄洲”全产业、全天候旅游产品体系,推出观光渔市、夜景水秀、大型妈祖文化演出、海上运动中心等旅游项目,让游客欢畅游湄洲。

采访札记

找准时代发展新坐标

□黄雪梅

“‘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的表述,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表明弘扬妈祖文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莆田市发改委主任王世文说。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茂兴介绍,他每次到湄洲岛调研,都发现有新变化。湄洲岛打响妈祖朝圣与滨海生态旅游两个品牌,实现朝圣岛、生态岛、旅游岛“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确实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了落实“把湄洲岛保护好”的重要嘱托,2017年12月,莆田市出台了《关于切实保护湄洲岛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八条”,政策再支持,人才再倾斜,资金再加码,同时推动立法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湄洲岛以更新的发展理念、更严的生态标准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新时代,新作为。为了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中国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湄洲岛正努力创新体制机制:一是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机制。坚持规划引领,划定全岛生态保护红线、绿线和海空控制线等“三线”,坚守生态底线不可逾越,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破坏自然生态行为。二是实施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机构设置向生态倾斜,设立生态保护委员会,加强执法部门的整合和执法人员的下沉,形成强大的管理合力。三是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重点领域、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初步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促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四是探索激活全局的试验机制。借鉴复制自贸区政策、经验,在对外开放、商贸合作、旅游金融等领域探索新路径,重在综合执法制度、市场监管制度和投资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开展试验。

“站在新时代,生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处于横坐标的基础地位。湄洲岛以‘一地三岛’建设为方向谋发展,是找准了时代发展的新坐标!”黄茂兴说。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