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通过建设“放管服”云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让群众、企业“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
南平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放管服”信息化试点。图为南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 雷羽 摄
东南网4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近日,南平华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董秀霖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手续,这里的变化让她吃惊:过去是住建部门、土地部门和规划部门连轴转,现在无须挨个窗口等候,只要在投资项目综合受理区窗口交材料就可以了。而且,有了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办事识别号,只要刷一下该号码,许多申报材料无须再准备,从电子证照共享库提取即可。“一份材料,一个窗口,现在企业办事确实方便多了。”董秀霖由衷赞叹。
赞叹的背后,正是南平“放管服”云平台带来的审批服务流程再造。利用平台打通数据壁垒,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形成政府服务“一张网”,解决政府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延平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人员在观看手机接收到的“智慧城管”街面实时监控信息。 詹国兵 摄
一个平台,打破数据孤岛
970多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涉及南平39个市直单位,原来,这些事项分属南平市行政服务中心的74个窗口,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业务数据信息系统,办事人员需要到不同窗口排队等候。
去年,南平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放管服”信息化试点,出台《“放管服”云平台实施方案》,运用“互联网+”理念,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让各部门间的数据流动起来。“过去部门数据没有互联互通,只能各部门独立审批,现在通过大数据管理,可以同步联合审批。”南平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魏成和说。目前,已经横向打通14个部门29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从纵向看,正向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居民小区等推广延伸。
这样,有了后台数据支撑,一窗综合受理和权力运行系统等审批受理服务端应运而生。
不仅如此,南平正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证照、电子证明、电子材料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与一窗综合受理与权力运行系统实现全闭环融合,群众和企业在办理事项时,同步生成电子证照,完善电子材料。南平市数字办主任范跃宇说,采集电子证照后,群众无须再重复提交材料,一次录入、多元共享。目前,新的电子证照系统覆盖市县两级362家审批部门,共梳理发布2669类电子证照目录,存量证照电子化转换444.67万本。
这样,一个新的政府服务生态体系就形成了,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政务信息资源的互通、办理、共享和协同提供了基础支撑,审批流程优化顺理成章。
邵武杜氏木业实现生产线设备互联互通。 余晓勤 洪悦 摄
再造审批流程,推出集成服务
走进南平市行政服务中心,精简后的37个窗口并非以部门分门别类,而是以综合功能来区分。按照事项关联度和办件量,这里分成企业注册登记及后置审批、投资项目审批、交通综合事务、人社事务、医保业务和其他社会事务六大功能区。
“群众和企业来办事,无须再找部门专业窗口,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如投资项目审批综合受理区有9个窗口,涉及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现在有了数据共享,一个窗口就集成所有服务,群众和企业可到其中任何一个窗口办理,后台同步联合审批,群众办事平均等待时间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魏成和说。
“最多跑一趟”成了南平办事新常态。据统计,南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布三批“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事项共计884项,“最多跑一趟”事项741项。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由申请人原来的至少要到9个窗口跑24趟压缩到1个窗口跑8趟,企业设立登记由申请人到2个窗口跑6趟压缩到1个窗口跑2趟。
不仅跑腿次数少多了,提交的材料也“瘦身”了。由串联审批变成并联审批后,只要提交一份材料就可,无须每个窗口提交一份材料。从去年11月开始,一些事项连一份材料也无须准备了。只要凭公民身份证号、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办事识别号,一号申请,电子材料共享体系马上打开方便之门。
据悉,电子证照库启用后,投资项目审批从项目立项到施工由原来提交107份申报材料减少到71份。企业设立登记由原来提交31份材料减少到24份。
圣农食品六厂是圣农集团按照农业养殖4.0体系建设的首个食品厂,实现自动称量、制袋、封口、喷码、X光机检测、封箱、堆垛。 陈志鸿 摄
线上服务,24小时不打烊
实体大厅提供杠杠的服务,线上也同步发力,除了网上办事大厅外,南平将服务网延伸至手机端和居民小区,提供24小时不打烊自助式政务服务,实现“一趟不用跑”。
在延平区世华社区,有一台自助终端一体机,居民可以在这里办理申报、查询、电子证照引用、电子证明打印等自助服务事项1326项。“随时来都可以,一些简单的事项在家门口就办好,根本不用到办事大厅。”社区居民小林说。目前,像这样的自助终端一体机,在延平区政府、水东街道、玉屏、杨西等地都有布点,政务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社区。
这张服务网还在进一步延伸,今年3月“掌上办事大厅”正式上线,利用手机关注南平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或者下载政务服务APP,就可以在手机上办理事项。南平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雷羽给记者演示了一遍操作流程,打开“南平政务服务”公众号,在个人办事、法人办事、部门服务栏目中可找到预约登记、即时办理、信息查询等事项,操作简单明了。
魏成和说,现在已经有不少群众通过网上办事大厅、自助终端一体机、手机APP等渠道进行网上申报,申报数量逐月递增。通过一个平台,实现一窗受理、一号申请、一网通办、一门审批、一端服务等“五个一”服务,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省时、省心。
位于南平市武夷新区的福建巨电单体大容量固态聚合物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总投资5亿元,全程采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预计年产值8亿元。 邱冬勇 摄
案例
触摸智慧农业
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詹国兵
种了5年多的地,延平区王台镇新天地花木专业合作社花农黄冬文还是首次触摸到智慧农业。按照他的话说,“从靠经验到看数据,变化大着呢”。
从去年9月开始,作为合作社现场生产负责人,黄冬文变了,他没有像过去一样隔三岔五到田间地头,手机成了他爱不释手的宝贝,时不时拿出来瞅一下。“难不成老黄炒股票了。”大家不解。只有老黄自个心里清楚,手机里新装了一个宝贝,可以实时观测大棚里的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叶面温度等数据。不用下地,地里的情况他都门儿清。
老黄用手机盯着的是一座3000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专门用来做花卉展示、观光体验等,需要精细化管理。去年,新天地花木专业合作社成为延平区智慧农业云平台试点之一。合作社安装了许多新设备,也给老黄手机留下了一个新软件。
“温度高了,就打开风机开关降温,湿度不够,这里有自动水帘,可增加大棚内的湿度。从事农业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这么精准过。”老黄说。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田里还有个小小传感器,可覆盖四五十亩果园,连害虫也能精确监控,何时杀虫由数据说了算。
在距离老黄合作社约30公里的智慧延平运营中心,有一个大屏幕,老黄大棚里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探头里。目前,延平区170多家农业企业已经上线47家,企业生产全流程监管,排放也实时监控。
延平区智慧农业技术负责人陈国皓说,智慧农业通过窄带物联网,基于精准的农业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多层次分析,分析指令与各种控制设备联动,完成农业生产、管理,为农企精细化管理提供方便。
南平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说,基于遥感技术的智能化精细农业可以实现农情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定时、定量、定位,方便农事决策。南平推出“天空地”农业大数据项目,建立农业资源遥感一张图,建立两个可视可操作的大数据平台,分别坐落于延平区360大数据中心和武夷新区浪潮大数据中心。
督查有了“智能眼”
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去年8月,南平在全省率先推出重点工作责任清单与问题清单督查平台。这意味着,责任和问题两张清单督查落实工作有了“智能眼”,可随时随地掌握落实情况。
南平市数字办副主任林凌晖给记者演示了两平台的操作流程。平台架构分为市领导、督办单位、责任单位、监督单位四类用户,18个督办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及时收集、上传、跟进责任清单和问题清单;122个责任单位接收到任务后,在规定期限内落实并反馈。监督单位负责对任务办理中存在的慵懒散、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进行监督,对工作落实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问效问责。市领导可通过电脑PC端和手机APP实时掌握所部署任务的落实情况。
林凌晖说,平台建立了“1531”“亮灯”提醒机制,即发布单位1天内将有关内容录入平台,并根据清单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设定办理期限;对距离办理期限5天未反馈的,平台亮“黄灯”并发送短信提醒责任单位;3天未反馈的通知相关部门主要责任人,督促即时落实、反馈;1天还未反馈的直接报告分管副市长,超过时限仍未反馈的亮“红灯”并直接报告市长。任务落实情况列入市政府绩效考核内容。
“大家清晰地知道自己有什么任务要完成,明确自己有什么问题需整改,落实情况的质量和效率一目了然,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了工作精准度和实效性。”林凌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