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乡村振兴进行时】创新“一策两册” 激活乡村文化

2018-05-31 07:36:07 卞军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如何破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覆盖面不广、参与度不高、获得感不强等难题?罗源县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这样做——

东南网5月3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林克城 刘其燚)

畲族祖屋开辟成农家书屋,来读书的村民络绎不绝;村民组成女子萨卡斯队,逢年过节都能露一手;民俗表演经常有,游客节节攀升……火热的五月,罗源县乡村文化活动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从以前的文化活动少、群众积极性不高,到如今的朝气蓬勃新气象,变化源于机制创新——今年以来,罗源县率先探索建立“一策两册”(一村一策、一乡一册、全县总册)工作新机制,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开放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活动,通过释放活力,让乡村文化活动越来越红火。

近日,福州市创建办专门发出通知,将罗源县“一策两册”做法向全市推广。

探索新机制,释放基层活力

走进起步镇水口洋村,一处依托畲族祖厝建起的农家书屋令人眼前一亮:屋内千余册图书排列整齐,桌椅板凳干净清爽,大门敞开欢迎前来读书、借书的村民。

“为了建设农家书屋,群众腾出近400平方米的祖厝给村里无偿使用。祖厝位于全村中心位置,覆盖面广,且大家对祖厝有亲切感,愿意来这里看书。”起步镇党委宣传委员黄丽珍说,“由祖厝的后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开放时间更有保障,管理员服务群众十分尽责,被评为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

如今,这种以“更加方便群众”为导向的文化创新之举,在罗源如雨后春笋般接连涌现:白塔乡将综合文化站设在既是全镇地理中心、又曾办过闽剧团的凤坂村,二胡演奏、广场舞比赛等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松山镇八井村将文化活动中心设置小广场旁,与非遗展示中心、红色苏维埃革命陈列馆共同组成村里的文化走廊……

基层创新活力,来自于“一策两册”新机制。罗源县11个乡镇、189个建制村,在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别极大,很难用统一标准对公共文化服务做出要求。

因此,在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过程中,罗源县不再用一把尺子考核,积极鼓励“一村一策”开展特色文化活动;通过“一乡一册”,摸清文化家底向社会公布;通过“全县总册”,找出短板分别补齐。

“实施新机制后,乡村文化场所按有人管理、按时开放、方便群众的原则,分类考核,不再统一要求,大大激发了基层活力。”罗源县创建办负责人表示,现在村部、老人院、民房、古民居等都可以成为文化场所,而且创出很多特色服务。

提高参与度,激发村民热情

在白塔乡凤坂村,73岁的陈延祜是文化名人。村里曾办过闽剧团,他负责乐器演奏,二胡、笛子、锣鼓等样样拿手。如今,他在村里文化活动中心组织起一支二胡队伍,不仅让二胡爱好者有了学习园地,而且时不时带着队伍登台献艺。

“你看,这些曲子都快练熟了。”顺着陈延祜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墙壁上张贴着《红梅赞》《长征》等歌曲的大幅手写曲谱,二胡队伍正在加紧练习。

村支书郑维铿说,每当举办“三下乡”、乡村春晚等文化活动,都离不开这支二胡队伍的精彩演出。

在释放活力的基础上,“一策两册”向社会公布一个个村庄的特色文化活动,推进文化资源区域共享,让村民根据兴趣,选择全乡(镇)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服务。

位于起步镇蒋店村的长禧文化活动中心,是村民叶秀章利用自家三层楼房打造的文化活动场所。如今,这里不仅在蒋店村家喻户晓,而且吸引了四邻村庄的乡亲慕名而来。

“我们正在学习一首《最美的歌儿献给妈妈》,每周四下午是固定排练时间,我学会几十首歌了。”村民陈丽津说,这里有合唱团、舞蹈队、剪纸课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各个年龄层次都愿意来。

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每个乡镇都有几个特色鲜明的亮点村脱颖而出。罗源县创建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培育扶持一批特色村庄,通过榜样带动,争取在各个乡镇乃至全县产生示范效应。

“文化+”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坚持在创建工作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农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作为目标,通过实施‘一策两册’新机制,助力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内容落地。”罗源县副县长陈启辉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新机制为非遗传承、乡村旅游等带来新动力,初步展现出“文化+”效应,也为乡镇振兴增添文化力量。

罗源是非遗大县,拥有2项国家级、5项省级、5项市级、20项县级非遗项目。如今,让非遗成为文化活动亮点、依靠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传承非遗,在当地蔚然成风。

松山乡八井村村民雷知坤是省级非遗项目八井拳的第17代传承人,以前在县城中小学教八井拳。最近,他回到村里收徒传艺,很快就吸引20多名中小学生前来学拳。“这是公益性教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畲族文化、传承畲族技艺。”雷知坤说。

八井村党支部书记雷可寿认为,这些新涌现出来的文化亮点,为乡村旅游产业带来新看点,“近5年来,我们村每年都在农历三月三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最吸引游客的地方就是畲医、畲药、畲族服装等特色文化。随着八井拳等传统文化项目回归,一定可以让八井村更有魅力”。

“乡村振兴靠人气,现在村里文化活动好,很多在外经商、打工的都回来了。”白塔乡凤坂村党支部书记郑维铿说,从学生数量的增长就能看出好兆头,“村里幼儿园孩子增加到50多个,为了满足今后的读书需求,我们正准备新建小学校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