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 正文

久久为功摆脱贫困 看宁德扶贫一张蓝图绘到底

2018-06-03 09:44:56 刘玲玲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瑶 王祥楠  
分享到:

初夏的宁德,清新怡人,生机盎然。这里是“全国扶贫第一村”所在地,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这里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早期开展扶贫实践的地方。30年来,曾经“老、少、边、岛、贫”的宁德市累计实现脱贫74万多人,仅2012年至2017年就脱贫18.95万人,年均脱贫3万人以上。2017年底,全市贫困发生率降到0.028%。记者深入宁德市5个县10个村,深切感受到这个当年的贫困地区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换新颜的背后,是习近平扶贫思想在闽东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推进“造福工程”,结束船民“海漂”生活

溪邳村地处闽东东南沿海的盐田港畔,依山面海,是福安市连家船民聚集的纯渔业行政村。连家船民以船为家,捕鱼运货为业,常年漂泊江海,居无定所。溪邳村党支部书记刘明福从小就生活在连家船上。“当年我们一家六口人挤在一艘连家船上,白天黑夜都在海上晃。”回忆起当年船上的生活,刘明福感慨万千,“居无定所、老无所依、无学可上、有病难医,说的就是当时的连家船民了。”

为解决溪邳村连家船民上岸难的问题,福建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政府免费提供土地,负责路、电、水、通信、广播电视信号等“五通”工作,同时对上岸建房村民实行资金补助,解决了349户1425人的上岸定居问题。截至2013年,最后137户渔民也全部上岸定居,溪邳村村民从此彻底告别“以船为家,终日漂泊”的生活。

渔民上岸了,接下来问题便是如何让渔民稳得住、富起来。溪邳村因地制宜,利用渔村优势,成立合作社,使用瓶养章鱼、立体养殖等新技术,水产养殖规模越做越大,打造出了溪邳村特色海洋发展之路。2017年溪邳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8756元,而这个数字在上世纪90年代只有850元。“事实证明,只要思想意识不贫困,以滴水穿石的韧劲奋斗,摆脱贫困是早晚的事情。”刘明福感叹道。

如今,连家船民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上岸定居之后,我们渔民才渐渐过上了稳定幸福的生活。”1999年搬迁上岸的村民刘德仁边引记者参观他的新家边说,“如今我们过的是‘电气洋房、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生产方面政府每年还会给我们进行培训,我们的生活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扶贫先扶志,发展更有精气神儿

在屏南县双溪镇安泰艺术城,“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教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从6岁孩童到83岁高龄老人,村民闲暇时间不再是打牌唠嗑,而是纷纷拿起画笔,画古街老巷,绘小桥流水,村民的创造力和人文情怀得以绽放。作为政府全力推进的艺术扶贫项目,2015年成立的安泰艺术城创办了“双溪古镇国际残疾人艺术教育中心”,向村民尤其是残障人士提供免费艺术教学。两年多时间里,吸引国内外学员2万余人前来培训,带动贫困户500多人、残疾人150多人创收,目前已有独立艺术空间42家(含残疾人工作室10间),艺术客栈30家。学员作品通过自媒体和电商等渠道销售,现已累计卖出画作6000多幅,总值500多万元。

“画画让我收获了自信和尊重”,自小患有侏儒症的沈明辉在教育中心已经学习两年多,现在已经拥有自己独立的画室,每幅画价格达1000元—2000元,其作品《生命之树》在2016年拍出1.1万元的高价。沈明辉在摆脱贫困的同时,精神面貌大大改变,如今的他是一个自信独立、自力更生的小伙子。“通过画画我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证明自己有更多的创造力,这让我觉得充实和自由。”

“扶贫先扶志,艺术创作则是体现村民精气神儿的最好方式。”屏南县文创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峥嵘对记者表示,“有了一技之长,创业有声有色,贫困户从思想上树立了脱贫的信心,精神面貌大大改观。”

精准发力,治病就要治在病根上

溪邳村依托“造福工程”实现稳定脱贫,双溪镇通过艺术扶贫让村民收获自信和尊重……在宁德,许多村子通过长期探索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致富路”。

“多年来,宁德市牢牢把握‘精准’这个扶贫工作的核心要义,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用绣花功夫提高扶贫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宁德市委副书记林文芳介绍说。

走进下党乡下党村,古色古香的建筑掩映在青山秀水中,远处茶园绿意盎然、长势喜人。今年72岁的王光朝经营着一家“幸福茶馆”,他是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来下党乡调研的亲历者之一。“当时村子里一寸公路都没有,他们一行步行3个多小时才进到村里。”说起当年的情形,王光朝记忆犹新。

下党村山青水绿,具有良好的高山茶生长环境,有茶园600多亩。但此前高质量茶叶找不到销路,一直是村子的老大难问题。治病就要治到病根上,从2014年开始,下党村推出中国首个扶贫定制茶园,保证了茶叶销路,茶青每斤价格增加到10元,茶农每年每亩可增收4000元左右,村民年人均收入达11000多元,村级收入从零增加到22.3万元。

位于福鼎市的赤溪村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1984年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00元,280多户村民散居在14个偏远自然村中。经过10年就地扶贫、10年搬迁扶贫、10年旅游扶贫,赤溪村已经旧貌换新颜,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致富小康路。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赤溪村时给我们讲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赤溪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告诉记者,赤溪村利用地处太姥山风景名胜区西南麓的优势,立足优美生态、扶贫历程、畲族文化等资源,招商引资推进旅游开发,在建设各项旅游配套设施的同时,成功带动多名村民实现脱贫。全村共有210多名村民在旅游公司、合作社就业务工,人均月工资3000多元,2017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41元。

回眸闽东与贫困作战几十年,曾经的“弱鸟”如今羽翼渐丰,期待飞得更快更高。“宁德是习近平总书记早期开展扶贫实践的地方,他倡导的‘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意识一直鼓舞着宁德人,我们争取多抱几个‘金娃娃’,不断地为幸福生活、美丽家园而奋斗。”林文芳表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