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画家在梨园中作画。
德化梨+多元素 铺就富民路
“可以说是政府为我们搭台,我们通过举办梨花节来进一步打响富硒梨品牌,做优品质。”承办了两届梨花节的林思连说道,梨花节上当场就达成了一大批富硒梨的供销意向。
上涌镇地处戴云山山麓,远离城市和工业,日照充足,气候宜人,平日都能见到山顶云雾缭绕的美丽景象,非常适合德化梨的生长。2016年开始,村上小镇公司开始发展富硒农业,其中种植富硒德化梨500多亩。去年,首次出产的富硒德化梨个大、脆甜、多汁,检测结果显示每公斤德化梨的硒含量为32微克,达到国家规定的水果类硒含量每公斤10~50微克的含量。“四个包装成一盒,一盒约1.5公斤,每盒能卖到58元。0.5公斤梨能卖到19元,以前想都不敢想。”林思连说。
“梨树可不只有观赏和品尝价值,它还有很多可以开发的东西。”50多岁的林培华告诉记者,他种了150多亩德化梨,以前“看天吃饭”,结果辛苦一年仅够养活一家人。“去年开始,我利用梨园搞旅游经济,果树开花,梨园就对游客开放,吸引好多人来赏花、认养果树。果子成长期,几乎每周都有认养梨树的游客来,我带着他们给果树培上富含硒元素的腐土做肥,教他们疏果套袋。果子熟了,大家自己来采收,体验采摘的乐趣,我也省了雇人采摘的钱。而且家里的红菇、黄花菜、香菇木耳等土特产也卖了个干净,价格也好。”林培华告诉记者,科学种植管理果树,让他的梨多了硒元素,卖价是普通梨的三四倍。采摘后,大部分鲜果高价卖了,因品相差没卖完的,他和镇里一家加工厂合作,将梨进行深加工,制成梨膏、梨汁、梨脯等产品。“我现在有空还参加培训,等技术成熟了,我要引进水晶梨、丰水梨、黄花梨、翠冠梨、黄金梨等品种,把我的种植事业做更大。” 林培华自信地说。
“说起来,我们现在全家人都是靠德化梨找致富路呢。”今年67岁的张金楷老人指着身后硕果累累的梨树说道。
张老汉是辉阳村人,家里还有患精神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儿子及孙子,三口人靠张老汉帮人干点农活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曾经过着吃了上顿愁下顿的苦日子。“要照顾儿子和孙子,我不能到县城打工,再说我这把年纪了也没有人愿意雇我。”张金楷说,“好在镇里精准扶贫,让合作社给了我一个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我们就能生活下去了。”
上涌镇采用“公司+合作社+农场+农户+精准扶贫”的模式,努力使贫困户脱贫致富。张金楷是村上小镇公司结对帮扶的对象之一,公司聘请张金楷做一些梨园除草、施肥等工作。张金楷非常满足:“就在家门口打工,能赚钱养家,还能照顾家,很好,很好!”
辉阳村的盲人张开进同样尝到了德化梨产业带来的致富甜头。张开进原本靠种地为生,双目失明后,妻子张金生扛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上有老人要供养,下有儿子读大学,我们夫妻俩辛苦一年,挣的钱还不够交儿子的学费,几年下来,欠了10多万元的债。”张开进说。
通过精准识别,张开进一家被省里定为重点扶贫帮扶对象,县农业部门免费为张开进提供了几十株德化梨树苗,并经常上门进行技术指导。现在张金生已经是当地的种梨能手,常被其他合作社请去为梨树修枝,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
“我家的梨树前年就开始有收获了,平均每株产梨200公斤。今年的花开得旺,一定会丰产。”张金生望着满树果子高兴地说,这一株株梨树就是她全家人脱贫致富的希望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