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图说福建> 正文
分享到:

聚焦周长赋剧作学术研讨会:“东南一帜”,归来仍怀少年心

2018-07-20 09:46:0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在这场邀请了全国30多位戏剧专家的大型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原书记处书记、副主席、著名戏剧理论家廖奔用极简却极重的话语,热情赠予他的老友周长赋,激励后者继续登攀戏剧艺术新的高度。

  

在正式演出前增加了莆仙戏传统科介展示。福建日报通讯员 周喆 摄

古老剧种 回归传统

尽管著作等身,周长赋始终未改他一向低调而儒雅的风格。面对褒扬,他依旧是木兰溪畔那个孜孜求索的行吟者。“我的创作以戏曲历史剧为主,兼顾其他剧种。大家说我写作勤奋,但成果还是很不够。”从事戏剧创作30年,他拿过10多个全国性奖项,包括三获中国戏剧曹禺剧本奖,二获文华剧本奖。

廖奔说,周长赋曾尝试写更宽泛剧种的戏,包括昆曲和京剧,以及为福建捧回文华大奖的《沧海争流》等话剧作品,但“回过头来看,他依旧是扎根于传统的”。他认为,周长赋对传统民间故事剧的剖析,运用到了很多代表作中,包括《江上行》和这次的新作《踏伞行》,这些技法源自家乡戏天然具有的接地气属性,“调动了莆仙戏一千年的积累”。

作为莆仙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代表,莆仙戏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先后迎来两次黄金发展期,目前除莆田市和仙游县各一家专业院团外,民营剧团达到120多个,从业人数近3500人,年演出场次高达8万多场。但由于戏曲大环境的改变和商演风气的影响,演出的“草台化”一度威胁到莆仙戏的艺术根基。原本,莆仙戏的表演古朴典雅而又十分严谨,1000多首戏曲牌依各行当各情境区分,甚至“专曲专用”,每句唱或念白都配有数个表演动作,且表演与锣鼓紧密结合,每套动作都配有相应的鼓品,其严谨性在全国剧种中都独树一帜。然而,坚守传统总是艰难的,从程式到曲牌,这种严谨和规范一旦被破坏,剧种特色便急剧弱化。

近年来,戏曲界有识之士始终呼吁莆仙戏传统的恢复,莆田市出台了《关于莆仙戏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传承保护中心,实施开展老中青三代传承机制和收集整理戏曲录像、乐谱和剧本资料等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莆仙戏曲界一直在寻觅能让剧种重现光华的优秀新创作品。

去年,周长赋创作的《踏伞行》剧本入选文化部2017年度剧本扶持工程“整理改编剧目”,该剧此后顺利成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引得各方期待。首演的呈现效果,从一定程度上释放出回归传统的姿态和信号。观看《踏伞行》后,季国平最深刻的感受,是“当下极其需要彰显戏剧魅力的作品”。他强调,具有悠久历史、深厚积淀、独特风格和表现形态的莆仙戏仍然在滋养着一代代莆仙戏剧人。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