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栀子正在进行精深加工——榨油。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摄 福鼎黄栀子:能否复制白茶发展路径? 从福鼎市区驱车十多分钟,就来到了闽浙边界贯岭镇,沿着山路前往茗洋村,道路两旁绿油油的栀子林连绵不绝,3个月后将是收获期。 福鼎黄栀子种植素有盛名,是专精、专注、专业的典范。据《福宁府志》记载,黄栀子在福鼎已有25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过20多年的发展,福鼎全市16个乡镇、190多个村落、3万多户农户涉足栀子种植,种植面积逾6万亩,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0%,产量占国内药用栀子市场份额的60%以上,已成为国内栀子原料林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药用栀子产区和栀子果交易集散地。2013年,福鼎黄栀子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福鼎被中国中药协会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列为栀子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2018年,福鼎市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栀子名市”的称号,是目前全国栀子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 茗洋村是闻名全国的黄栀子种植专业村,现有4000多亩的种植面积,黄栀子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坚强保障。 “黄栀子种植后3年初产,6年进入盛产,亩产栀子鲜果800公斤,投入产出比1∶5,按近5年市场平均价,农户鲜果收入4200元/亩,加上采摘鲜花,收入会更可观。”当地黄栀子生产科技研发带头人孔悦平说。 福鼎黄栀子产量能达到全国第一,孔悦平功不可没。2000年初,当全国一些地区快速大面积发展黄栀子种植的时候,时为福鼎市林业科技推广机构负责人的孔悦平,只身前往江西、四川、湖南、湖北、广西、浙江等栀子主产区考察,引进各省区的11个主栽品种到福鼎进行种源试验,同时对闽东、浙南的8个栽培无性系进行选优,进而研发出了“分关1号”品种。2013年1月,“分关1号”黄栀子获得福建省林木品种委员会颁发的良种证。 福鼎市黄栀子协会会长李如泽说,黄栀子属卫生部颁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市场前景广阔。然而,福鼎黄栀子产业尚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销售渠道单一,没有市场定价权。福鼎市受制于加工能力不足,没有规范化仓储设备,约70%鲜果长期被外地商贩掌控销售渠道,没有定价权,栀农收益不高且不稳定。二是管理制度缺失,初加工企业生产不规范。近年来,福鼎市已有栀子初加工企业150多家,但这些企业主要采用简易设备去皮取仁或者烘干待售,规模小、设备简陋、生产不规范。同时,由于当地没有规范管理,导致一些生产水平低、卫生条件差的初加工工厂遍地开花,败坏了行业整体形象。三是产业链不完整,精深加工企业发展难。栀子含生物活性物质多、用途广泛、产业链长,产品涉及不同行业和市场需求,只有全环节升级利用、全产业链增值,才能降低成本,谋求更大发展。福鼎市栀子精深加工行业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紧缺、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在新产品研发、品牌创建、营销包装等方面投入都不够,造成栀子产业链不完整、综合利用率低、产品的市场销路拓展乏力,企业生存发展难度较大。 福鼎市康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李法觉说,福鼎栀子至今没有专业市场,导致价格话语权旁落。此外,栀农迫切希望政府能拨地让合作社建免费仓储区,以免栀农被迫低价出售鲜果。 恒康生态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黄益来说:“目前,公司研发了栀子油、栀子鲜花纯露、栀子白茶等系列产品。2016年7月,公司的‘栀子油企业标准’获准在宁德食药监局备案;当年9月19日,获批栀子油《食品生产许可证》,这是全国目前为止唯一获批的栀子油生产许可证。我们希望,政府能像扶持白茶产业一样重视黄栀子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