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社会 > 正文

冲破“人情网”,安溪这么做

2018-08-08 09:01:58 刘益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8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张晓斌)

仅花费4000多元,就办成一场温馨的中式婚礼;红包不超过200元……近日,记者在茶乡安溪走访时,耳闻目睹了一股让大家脑袋、口袋都轻松的新风。

面对曾经令人绕不开、冲不出的“人情网”,安溪是如何破解的?

示范带动,逐步形成共识

重情义、讲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讲排场、比阔气等陋习,让传统美德变了味。

近年来,安溪县大力倡导“除陋习、树新风”,通过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广大群众移风易俗。

6月14日,安溪县组织县、乡、村干部开展“移风易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千人承诺签名活动,促进党员、公职人员在推动移风易俗行动中立标杆、做表率、当模范。

日前,魁斗镇魁斗村党员李可的母亲去世,李家三兄妹商量,按照母亲生前“不要大操大办”的意愿,没有通知街坊邻居,没有燃放礼花鞭炮,一家人安静追思母亲,并举行了葬礼,整个丧事只花了1万多元。邻居们纷纷说,李母在世时,三兄妹就非常孝顺,厚养薄葬值得学习。

“李可当过矿长,亲朋好友很多,放在以前肯定会热闹操办,花费起码要10万元。”魁斗村一村干部告诉记者,该村把工作做在前面,不仅将政策宣讲到位,而且村干部主动上门帮忙,为李可排忧解难,得到了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今年,我县重点抓好虎邱、桃舟、长坑等3个示范乡镇,湖头山都村、蓬莱彭格村、虎邱罗岩村、桃舟吾培村、福田丰田村等5个示范村,以及凤城、城厢、参内3个乡镇所辖24个社区和各乡镇政府所在地23个村的移风易俗工作,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安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剑宾说。

示范带动下,如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在茶乡百姓中形成共识,一些乡镇还自发出台移风易俗约定:

长坑乡长坑等4个王氏村落制定出台《长卿王氏村规民约》,村民做“佛头”不设宴席、不请客、不燃放烟花;感德镇华地村把6年轮一回的“佛头”改为12年轮一回,并杜绝请客习俗。

强化机制,早引导、早发现、早纠正

近日,得知长坑乡扶地村少数村干部参与佛事宴请,安溪县移风易俗工作督查组立即进村调查,并对当事者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参与宴请的村干部,也被告知不能参加今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

扶地村村干部违反规定参与佛事宴请被查处是安溪县建立联动机制,强化督查力度的一个缩影。今年,安溪成立4支移风易俗工作督查组,建立职能部门整治办丧扰民联动工作机制,设立公布举报电话。

“部门各司其职,严防死守,合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陈剑宾介绍,殡仪馆、各医院第一时间将殡葬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乡镇和村居(社区),各村居(社区)及时组织人员做好入户宣传劝导;文体新局对民间演艺队伍进行调查摸底、登记管理,出台相关规定,禁止奏演低俗文艺曲目、进行哭丧表演;县行政执法局在第一时间做好劝导,直至出殡队伍不沿途抛撒“纸钱”和随意焚烧遗物等。

同时,安溪县出台《2018年安溪县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首次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各乡镇和单位的绩效评估考核,各乡镇将移风易俗工作列入镇、村两级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党员干部,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村委成员违反的一律不列入换届候选人。

疏堵结合,县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相关部门牵头,深入每一个村庄,请当地村民代表开座谈会,引导村民修改村规民约。目前,安溪县已有60%以上村(社区)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并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四会”。

“‘四会’成员大多由村内学历较高、能力较强、威望较高的村干部、退休教师、老党员组成。”安溪县文明办主任林爱华介绍,红白理事会对本村红白事实施全过程监督,推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发现有违反规定操办婚丧嫁娶事宜的村民,红白理事会第一时间介入劝导,做到早引导、早发现、早纠正。”

注重引导,“面子”变“慈善”

“今年‘佛事’改革后,对照往年,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乡起码节约了8000万元以上。”长坑乡宣传委员李艺芳说。

“钱节约下来了,我们通过相关宣传,引导、鼓励他们捐助公益事业。”李艺芳说,去年以来,长坑乡群众捐资近400万元,成立长坑扶贫开发协会;捐资1400多万元,成立崇德中学教育发展促进会。西溪、下林、月眉、三村等村还发动群众捐资40多万元,建成村级文体广场,并筹备成立村教育发展促进会。

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感德镇五甲村村民王水土将计划用于次子结婚的50万元,捐赠安溪第十一中学建图书馆;感德镇乡贤苏水然先生将本用于过生日的2万元,捐给当地学校添购图书;蓬莱镇岭美村张圳清把儿子准备给他做80大寿的2万元,捐给村理事会,用于奖教助学、慰问困难群众……

如今,茶乡大地,民俗活动中的低俗成分已逐步被剔除,攀比之风被有效刹住,带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