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社会> 正文
分享到:

沙县盖竹村:修一部村志,留住乡愁

2018-08-09 10:46:4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暑假伊始,三明沙县富口镇盖竹村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64岁的刘作忠带领着4位志愿者,走村入户,访山涉水,查阅资料,整理摘录十几万字的文字资料……

刘作忠(右三)带领志愿者走访村民。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 摄

与时间赛跑,编修村志重要的在人

村志是记载一村范围内自然和社会诸事物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更是记载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古代已有村志,但数量很少;与府、州、县志官修不同,村志大都为私修。

在目前我国方志体系中,村志是一块大空白,“全国50多万个乡村,有村志的寥若晨星。‘记住乡愁’,家谱、村史是‘乡愁’的重要源头之一。如果每个村都能编一部村史、建一个村史馆,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也是一笔巨大的文化精神财富。”刘作忠说道。因此,退休后他一直四处奔走,宣传推动各地编修村史、建村史馆、开展乡村旅游。

7月5日应邀来沙县后,在县乡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刘作忠带领志愿者查阅了数十本福建地方文化书,从中摘录与盖竹村相关的资料十来万字,目前正在进行分类考证整理。

但是编修村志不仅需要现成的文字资料,还要重视通过考察和调查收集实物资料,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约写回忆录收集口头资料。村志内容主要包含村庄状况、村民生活、家谱世系等。

刘作忠在盖竹已经住了一个月,走访村民也成了他日常工作之一。

根据所见地方史志和族谱记载,盖竹村最早的历史始于宋朝,目前村中的最古老建筑——云庆庵古戏台,是沙县现存四座古戏台之最。它始建于明崇祯时期,入清后曾几次复修,现在所见的只是近几十年的实物。戏台背后承载的是盖竹村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腔戏”,源于国剧京剧重要源头的弋阳腔,为客家移民南迁至此的活化石。“抢救、继承、发扬光大这一珍贵遗产,刻不容缓,也是我们编写村史最重要内容之一。”刘作忠感叹,实物不在,文化记忆应该永存。编修村志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不仅有小腔戏,盖竹村尘封的历史正在逐步清晰,拼凑出村落的历史文化拼图。“小时候听老人说过,我们小村居然有过很大的集市,当年还是商号林立,车来车往。这次刘老师已经从地方史书方志中厘清了集市发展的历史脉络。”邓享尧说道,“更让人振奋的是,村里老人在家翻出了当年的商号标识,验证着这段历史的真实存在。”惊喜还在不断发生,盖竹村有座清朝乾隆时期的贞节牌坊,它所承载的历史,还有当年的村中私塾——敬远学堂的故事都在初期的史料整理中被发掘。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