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产业联盟,“接地气”服务实现精准政策扶持 上月底,厦门软件园二期“创+驿站”里的一场SAC(软件园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联盟早餐会,吸引了不少园区企业的关注。 这场早餐会聚焦的是园区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在外地设立研发机构,现场邀请瑞为技术、美亚柏科、亿联网络、三五互联、智业软件等5家在“走出去”方面拥有丰富资源及宝贵经验的企业做分享。 “去年初,我们也在武汉尝试设立分支机构,却遇到了队伍壮大不了、异地内部摩擦不断、企业文化难以形成等问题。”科拓股份的副总经理郭跃华说。 他带着此前公司“走出去”的困惑而来,在听了几家企业的分享后豁然开朗,“我们和瑞为在业务和发展上有很多互通之处,我们间的经验可以互相借鉴,也可以合作”。 “高新区正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联合在外地设立研发中心/办事处。”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软件园管理处处长倪杰说,通过早餐会的形式,企业不仅可以互相交流,也可以为政策制定提出建议和思路,让政策更加精准、贴近企业需求。 让服务更“接地气”,高新区通过引导组建火炬产业联合会、软件园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平板显示产业联盟等组织,搭建起管委会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有效提供政策服务和协同创新服务。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火炬高新区将支持委管国企打造高端智慧园区,为企业提供智慧化服务;同时,引入大数据服务机构,实现政策与服务的精准推送,引进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具备国际业务的高端中介机构,助力高新区向创新型、国际化园区升级,引导产业联盟助力企业协同创新、跨界融合发展。 记者手记 作为厦门高新技术产业的最主要载体,厦门火炬高新区拥有10大园区、5382家注册企业,从业人员超30万人。如何有效管理园区,更好地服务企业? 厦门火炬高新区不断创新,把优质的服务转化为生产力,激活园区资源,总结了独具特色的“妙招”。 服务带来的“红利”正在显现。2017年,高新区5家委管国企共走访企业3800家次以上,协调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重要问题2321个;集聚的300家服务机构共协助高新区企业获得专利等知识产权超过8600个,成功辅导16家企业挂牌上市(含新三板)。园区已先后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并跃居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第20名。今年5月,高新区作为“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受到国务院办公厅表彰。(廖丽萍) |
相关阅读:
- [ 08-14]厦门火炬高新区:金融“活水”润泽园区企业
- [ 07-27]厦门火炬高新区“年中成绩单”出炉:高新产业提速 创新创业抢眼
- [ 07-17]厦门火炬高新区:质和量并举 着力打造新增长极
- [ 04-24]厦门火炬高新区:数字经济,未来可期
- [ 04-23]厦门火炬高新区软硬结合 激活数字经济产业新动能
- [ 04-19]厦门火炬高新区: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
- [ 04-13]厦门火炬高新区跻身“IC中国”优秀产业园区10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