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腔汉剧《杨三笑》剧照 福建日报 郑宗栖 摄
东南网10月8日讯(福建日报 郑宗栖 文/图)国庆长假期间,大田县闽中戏曲文化园内,锣鼓喧天,好戏连台,12场传统戏曲轮番上演,展演剧种有汉剧、越剧、高甲戏等,观众场场爆满,深受欢迎。
大田境内存在有近20种地方剧种,包括木偶戏、大腔戏、宜黄戏、采茶戏、汉剧、祁剧、赣剧、梅林戏、小腔戏和高甲戏等。其中,大腔戏堪称戏剧“活化石”,而文江镇朱板村的丰场戏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宋代杂剧”。
目前,大田县比较活跃的剧种以汉剧为主。清中叶传入的大田汉剧,因长期受到闽西民间音乐和本地方言的声调正字行腔的创腔影响,产生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声腔。同时,大田汉剧也受到南戏传入影响,在当地道士戏、傀儡戏、民间歌舞、百戏等基础上,不断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之后,逐步衍化成闽中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大田汉剧唱腔结合了地方方言,特别是戏曲中的对白、角色上演时,大都以地方方言述说故事情节,表演入木三分,又诙谐生动。
近年来,大田县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梳理出32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小腔汉剧《杨三笑》剧照 福建日报 郑宗栖 摄
小腔汉剧《杨三笑》剧照 福建日报 郑宗栖 摄
诙谐幽默的唱腔,吸引了众多小观众 福建日报 郑宗栖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