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堡雕版印刷历经数百年传承。 福建日报记者 刘必然 通讯员 黄水林 摄 保护落地,共享非遗红利 穿梭在四堡镇的古建筑群中,记者看到,在清代古建筑大夫第内,保护修缮工作正有序进行。据介绍,这里被规划为四堡雕版印刷技艺传习中心,预计今年底开放。“大夫第在修旧如旧后,还将展出一部分雕版文物,让村民和游客在乡间行走时就可以触摸历史。”伍玲金说。 近年来,连城加强对四堡雕印刷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播,实施了古雕版、古书籍及印刷工具等三级以上珍贵文物的征集工程。据介绍,雕版印刷文物年代久远,散落民间,良莠不齐。因此,征集的文物须通过省文物鉴定中心的现场评估,确保精益求精。目前,已征集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58件(套)。 “从明清走来的文物,让我们知道历史从哪里来,还告诉我们传承要往哪里去。”四堡雕版技艺第十六代传人马力表示。 在罗贻彬看来,不仅要将文物装进陈列馆里,还要将文保意识装进村民的头脑里。“在一些村民看来,文物是祖上留下的东西,自己怎么折腾都行。所以基层的文保工作,做通群众工作是关键。”他说。 鉴于此,四堡的文保宣传工作尤其注重讲究方法。“趁着‘圩天’村民集中时,我们会在集市上布展板、发传单,宣传政策和典型案例,让文保意识入脑入心。”罗贻彬解释说,“圩天”就是乡镇固定的赶集日,人流量大,信息交流充分,村民普遍乐于接受宣讲。 此外,连城还将安全责任下沉到镇、村两级,并督促产权人较多的厅堂成立理事会,“一有情况,马上行动”,打通文物保护的“最后一公里”。各级、各部门合力,形成威慑力量,守住文保红线。据介绍,今年4月,四堡镇雾阁村村民邹某因擅自拆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翰香堂”的附房,涉嫌故意损毁文物,被连城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营造‘身边文物,人人维护’的环境,除了讲一些大道理,更要给村民带来看得见的实惠。”罗贻彬说。为了让雕版印刷的历史照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今年7月至8月,四堡举办了“雕版故里·桃李飘香”芙蓉李采摘节、果王评比大赛、摄影采风、雕版印刷体验等系列活动,吸引了周边县、市的游客前来体验。 “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村民种的水果都卖出去了,对我们的工作自然就理解了。村民腰包鼓起来了,我们的信心和干劲也鼓足了。”罗贻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