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2018年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学术活动周暨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大会举行

2018-10-15 08:00:3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培欣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系列重要论述,推进闽派批评再发展再繁荣,10月13日,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大会在福州举行。

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大会举行(福建省文联供图)

东南网10月15日讯(本网记者 蔡丽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系列重要论述,推进闽派批评再发展再繁荣,10月13日,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大会在福州举行。随后,2018年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学术活动周开幕式举行。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文联主席、福建社科院院长张帆,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蔡小伟,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张作兴,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陈毅达,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邱守杰,福建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组副组长徐纲要,福建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郭奇,福建省文联行业党委副书记林珍以及首届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代表近100人参加成立大会。成立大会与活动周开幕式由陈毅达主持。

张作兴在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表示,文艺理论与批评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建设工作,中央领导多次对加强文艺评论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强调要把握正确的评论导向,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培养高素质文艺评论队伍,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等,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会按照《社会团体管理条例》完成了相关议程,通过协会《章程》,选举产生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和负责人,福建省文学院院长张应辉当选为会长。来自福建省级各文艺家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闻媒体的专家学者共91人当选为理事,27人当选为常务理事。

此次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学术活动周持续至1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作家和文学编辑齐聚榕城,共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与中国经验表达”。该活动源于2014年始办的同名高峰论坛,是一个以闽籍和在闽工作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为主体、同时吸纳全国优秀文艺理论批评专家参与对话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今年主办方将高峰论坛改为学术活动周,包含了主旨发言、主题研讨、圆桌论坛、文学讲座、文学对话等多种形式和环节,同时加强与各大高校文学院系和其它公共文化场所的联动,推动“闽派批评”走进校园,走向公众,实现“闽派批评”文化共享。

据介绍,今年的学术活动周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经验表达”为主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又一实际行动。围绕该主题,学术活动周涉及议题包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与中国经验表达”“沿海经验与福建文艺四十年”“‘闽派批评'与当代文学四十年”“四十年来中国文学的变革和走向”“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通过文学认识中国”“全媒体时代的期刊文学”“人类精神结构的变迁与审美艺术的未来”等,充分展示了文艺理论批评界对时代焦点的关注,对当前热点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没有改革开放的时代,就没有“闽派批评”

福建自两宋以来,文论之风兴盛,文论传统不断,历史上的闽籍思想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思想资源,以至于坊间有“闽人好论”的戏言。当今福建仍是中国文艺理论批评重镇之一,在国内享有盛誉。但“何为闽派批评”,却又是每届活动中绕不开的话题。陈毅达认为,在中国近四十年来的发展中,闽籍文艺理论家们,发挥了敢为人先的精神,站在文学的高地上,让许多福建的作品成为了时代的标志,贡献宝贵的思想,“闽派批评”已成为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和福建文化重要的人文资源。

“闽派批评”的崛起,除了福建遥远的历史渊源外,更多取决于特殊的历史机遇。谢冕表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时代,就不存在‘闽派批评’、甚至‘京派’‘海派’,我们也没有条件为中国的文学艺术做贡献。闽派批评家始终没有离开中国文学基础的现实,作为学者始终为这个时代承担文学批评的任务,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2018年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学术活动周在福州举行(东南网记者 蔡丽洁摄)

重筑文化阵地,开启时代新纪元

上世纪80年代,新诗潮、诗探索、现代文艺探索、当代文艺思潮等都在寻找一种新的可能性。“对中国人来说改革开放的40年是重建信心的40年。”谢冕在活动中多次感怀上世纪80年代,并呼吁批评家要担当起自身的道义与使命,他说:“我对80年代的感觉是这样的,作为单纯的读者,我们的动机都很简单,当我读到一首诗的时候,被其感动,就觉得应该为其发声。当我们被一些文学作品感动时,当新的文学艺术的出现时,我们就要为它说一些话。”

孙绍振在活动中以唐朝文化的盛行、蒙古游牧民族的衰败,汉民族文化的兴起等历史角度说明“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死亡的生命线”。他表示,“当今世界的文化精神领域,中国已不是强势文化,‘讲出自己的话’,是我们严峻的历史任务。我们要有文化信念,要让我们的文化弱势变成文化强势。”

“回顾四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历史,批评家的观点积淀下来,都会成为一种理论,养育着我们未来的思想。批评和文学通常意义上是互相塑造的,大而言之,文化与时代也一样。时代促进文学发展,文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时代。”张帆如是说。

再谈“闽派批评”,与会专家既有回顾又有展望。朱大可给“闽派批评”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时代命题,有待闽籍文艺评论家共同解答,他说:“福建具有强烈的宗亲观念,且作为一个移民民系的存在,使得‘闽派批评’能够在中国当代文学四十年,一直保持着敏锐、现场、直观、犀利的批评姿态,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个纪元四十年,已经走过,下一个新纪元,‘闽派’何为?我们将如何面对?将如何重新崛起?”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