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绘就 到2025年福建建成海洋强省
2018-11-15 10:59:3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林雯晶 |
分享到:
|
东南网11月15日讯(福建日报APP-新福建记者 王永珍)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意见》,提出以科学开发利用海峡、海湾、海岛、海岸资源为重点,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海洋开发能力,加快完善海洋设施、壮大海洋产业、提升海洋科技、保护海洋生态、拓展海洋合作、加强海洋管理,打造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区,到2025年建成海洋强省。 我省海洋强省的发展目标是: 到2020年,海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力争海洋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长9.5%左右,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29%左右,海洋渔业实力居全国前列。海洋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完善,港口功能整合优化有序推进,全省港口吞吐量达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700万标箱。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60.5%。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有效实施,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5%以上,近岸海域一类、二类水质面积占海域面积的81%左右,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7%,各类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基本达标。海洋开放合作水平明显提高,与“海丝”共建国家和地区海洋合作交流持续深化。海洋综合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形成领导有力、协调高效、陆海统筹的海洋保护开发体制机制。 到2025年,建成海洋强省。 ——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8万亿元左右,年均增幅超过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幅1个百分点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左右,占全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左右,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海洋科技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达到全国一流水平,“智慧海洋”建设实现跨越,海洋科技关键共性和配套技术取得突破,海洋新兴产业占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8%左右,建成我国科技兴海重要示范区。 ——海洋基础设施体系跃上高水平。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枢纽港、物流服务基地、大宗商品储运加工基地、港口营运集团,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50万标箱。 ——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展现高颜值。开创富有特色的海洋生态保护模式,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8%以上,近岸海域一类、二类水面占海域面积达83%左右,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7%。 ——海洋开放合作水平迈上新台阶。与“海丝”共建国家和地区在海洋互联互通、经济、科技、生态等方面合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在两岸海洋合作中先行先试作用进一步凸显。 ——海洋综合管理创新打造新样板。建成完备、高效的海洋保护开发、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海洋监测预警、应急救助、防灾减灾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 根据《意见》,建设海洋强省的七大重点任务是: (一)优化海洋开发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海洋经济体系。 着力推进湾区经济发展,着力壮大临海工业,着力建设“海上粮仓”,着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着力拓展两大协同发展区现代海洋经济合作。 (二)提升海洋基础设施,加快打造核心港区。 以岸线集约利用为导向优化港区布局,以通道为抓手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以防潮防台风为重点健全海洋防灾减灾设施。 (三)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加快海洋开放合作步伐。 深化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平台建设,深入实施海上互联互通,深层推进海洋经济合作,深度拓展闽台海洋合作。 (四)着力建设美丽海岛,加快培育现代海洋服务业。 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海岛,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打造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打造海洋服务新产业新业态。 (五)加强智慧海洋建设,加快构筑海洋科技创新基地。 开拓“智慧海洋”天地,构筑海洋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落地,构建海洋科技人才洼地。 (六)突出海洋生态保护,加快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 强化海洋主体功能管控,强化海陆污染同防同治,强化海洋生态屏障建设。 (七)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 创新海洋资源配置管理机制,创新海洋综合执法机制,创新海洋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创新海洋军民融合发展机制。 《意见》还提出了加强组织协调、实施项目带动、加大财税扶持、优化金融服务、强化正向激励等保障措施。 |
相关阅读:
- [ 10-27]省医疗保障局、省林业局、省海洋与渔业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挂牌成立
- [ 10-23]永泰欧乐堡海洋世界两大项目明年开业
- [ 10-14]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获批
- [ 10-14]福建首个海洋文化产业协会成立
- [ 10-13]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获批 设立4个旅游休闲娱乐区
- [ 10-10]金秋时分 牛岗山公园变身“粉红海洋”
- [ 09-24]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开发与保护并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