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 正文

福建松溪:乡村振兴从“蔗”里开始

2018-12-14 14:17:54  来源:人民论坛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人民论坛网福州12月13日讯(陈雨桐)在群山环抱中,在绿水缠绕处,有一个古老、美丽、祥和的小山村,那里背山面涧,松竹环绕,蔗茶飘香,那里就是“千年松溪”甜蜜事业的起点、世界罕见的“百年蔗”耕植地——万前村。

“百年蔗”喜获丰收,当地农民砍蔗制糖

  “百年蔗”喜获丰收,当地农民砍蔗制糖

走进松溪县万前村,未见红糖,已闻糖香,一股诱人的古早味,弥漫四溢。

在“百年蔗”红糖厂,只见工人们正娴熟地将甘蔗冲洗、榨汁、烧煮、除沫、出糖、打砂、倒模……每一道工序,都做得格外精心细致。

干蔗制糖需经过数十道工序

  干蔗制糖需经过数十道工序

“每逢农历冬至前后的甘蔗丰收季节,百年蔗红糖厂就开始榨甘蔗汁熬制红糖。”福建省蔗百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斌说道,他原在海外经商,2015年回到家乡与合作社定下了十年协议,村里进行百年蔗的种植和蔗糖的加工制作,他则负责成品的销售和推广。

海外经商者信心满满

  海外经商者信心满满

在种植源头上,陆斌要求农户们施有机肥。他说,“百年蔗”红糖的原料是“292”岁的原生态百年甘蔗,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品尝到最正宗的“百年蔗”红糖,糖厂制糖过程中绝不掺入添加剂。

据悉,万前村“百年蔗”是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栽种的,并作为“风水蔗”而世代保留下来,至今已有292年历史。令人称奇的是,一般的甘蔗宿根寿命只有三到六年,而万前村“百年蔗”是目前世界发现宿根寿命最长的甘蔗,相当罕见。

陆斌说,“百年蔗”生长在万前村边一块溪谷冲刷的台地上,有很发达的根系和像竹鞭一样粗壮的地下走茎,能够吸收锰、铁、钙、硒等多种微量元素。每年上面的甘蔗砍了,甘蔗根还保留着,来年新的甘蔗又冒新芽。

“百年蔗”是万前村的品牌,也是松溪全县人民的永久品牌,现母树仅存0.7亩。为保护特有的资源,松溪县对郑墩镇万前村“百年蔗”品种进行保护和开发,发展“百年蔗”蔗糖产业。

去年6月,松溪县成立了百年蔗产学研领导小组,由县政协主席吴海舰担任组长,通过引进新人才、新思路,主动对接科研机构,对百年蔗进行产业化开发。

松溪甘蔗栽培系统列为全国农业文化遗产

  松溪甘蔗栽培系统列为全国农业文化遗产

“在保护的基础上对百年蔗进行产业化开发,做强做大百年蔗品牌,进而助推乡村振兴是我们的总体思路。”吴海舰介绍,如今,万前村已经发展种植百年蔗312亩,年产蔗糖3万多公斤,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98%的村民入股合作社,村民收入的70%来自甘蔗。2017年9月,万通百年蔗科普示范基地成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吸引远近村镇的人前来学习取经。”

今年,松溪县围绕“百年蔗”开发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甘蔗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院所及上海绿谷药业集团等产业资本主动对接,开展百年蔗的产学研用合作。

通过多层次研究,专家们认为“百年蔗”不仅在农业项目上有深度挖掘的意义,而且在药物开发以及百年蔗系列保健品上有广阔前景,对区域品牌设计和提升、生态产业和康养旅游项目的创建,松溪新名片打造具有现实意义。

“有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相信这么好的产品,将会带动更多的产业发展,让老百姓的腰包更鼓。”对这样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食品,陆斌充满信心,他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百年蔗”定将走出国门、行销国外。

“下一步,我们将从百年蔗的繁育和蔗糖产品销售上着力,深挖百年蔗的品牌价值,把松溪这块招牌擦亮。”吴海舰指出,为迎接第二届文化旅游节,万前村已经进行了景观提升改造,晨曦公园、百竹园、百松园、百年蔗文化广场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以百年蔗为龙头,舞活乡村游,助推乡村振兴,万前村未来可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