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莆田篇】传承 跨越 气度 从容——莆田文化繁荣发展侧记

2018-12-18 08:05:28 林爱玲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王培欣   我来说两句

  莆田市美术馆 许武 摄

  莆田市图书馆 许武 摄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伊晓燕)1979年,莆仙戏改编剧目《春草闯堂》晋京参加国庆30周年演出,获创作、演出一等奖,古老的莆仙戏艺术迎来新的生机,名剧名家层出不穷,新编历史剧在福建乃至全国都独树一帜。2018年12月3日,第七届福建省艺术节颁奖仪式上,莆仙戏《塔伞行》获得第二十七届戏剧会演一等奖。

上世纪80年代,两岸民众共同信仰的妈祖飞渡天堑接续海峡两岸情感纽带,200余名台湾同胞跨越阻碍,乘船直抵湄洲朝拜妈祖祖庙。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2018年11月,第三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暨第二十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举办,如今已在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妈祖文化品牌正实现国际化。

莆田,历史文化名城载誉加身。改革开放以来,已崛起为海峡西岸一座宜居而美丽的魅力港城。近年来,莆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齐头并进,继承文脉,依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形成了以工艺美术为主,跨界融合、多元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国荣获工艺美术类“国字号”区域品牌最多的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连续八年居全省第一。数十年峥嵘,莆田的文化繁荣发展无愧其美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植文脉提气质 文化馆绽新颜

2018年元旦期间,莆田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全面开馆,状貌“如意”的莆田城市新地标上,举起自1986年莆田市博物馆建馆以来馆藏上万件文物精品的“陈酿新盏”,以崭新的姿态向今人讲述莆田源远流长的历史故事。

2018年亦可谓是莆田文化大事年,市民们期待已久的“两馆一宫”(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场馆先后开放,三座建筑取意于三株大榕树,三株并立,构成莆田的人文森林,而“两馆一宫”所代表的艺术、科技、文化中心,也成为莆田文化事业发展之旅新的始发站。

在新图书馆查阅资料就像看电影,展播厅里大型触摸屏上,读者可以查询到各种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新科技馆里或将实现模拟外太空月球漫步,感受虚拟现实穿越体验;青少年宫新宫总占地面积30亩,将同时容纳5000多名青少年交流体验、拓展培训。

10月30日,以菩提树为意象的31座树形伞盖作为建筑标志的莆田美术馆迎来首秀,4件圆明园兽首、2件战国青铜器等重量级文物助阵新馆,馆内分为佛国天香(精品展厅)、佛国天香(珍品展厅)、艺无止境(精品展区)、巧夺天工(国大师作品区)、“一带一路”佛教文化图片展、匠心莆田等6个展区,入馆展品近500件,向八方宾客展现莆田工艺美术的魅力。

今天的莆田是怎么演变而来的?2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在360°环幕影院里观看莆田城市的过去和将来,这又是一幅什么景象?位于市政府对面——未来的市政广场南片区,莆田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将揭晓答案。图书馆馆藏半部莆田发展史,博物馆立体呈现莆田的古往今来,各场馆的设计建造皆深植莆田元素,场馆再新也离不开莆田的精气神。

这些已经正式开馆或不久“畅想”将要照进现实的现代化场馆,都是莆田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近年来,莆田加大投入,建成市体育中心、市体育公园、莆仙大剧院、市博物馆、市科技馆、市青少年宫等场馆,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完善。创新文物保护利用,古谯楼、三清殿等文保单位设立了琴院、棋院、书院,更好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与此同时,县区公共文化设施也逐步完善。各县区(管委会)目前共建成文化馆4个,图书馆2个,剧院1个。仙游县在城市北扩的步伐中,规划建设的“文教六馆”正快步推进。同时,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初步建成,全市54个乡镇(街道)已建成综合文化站51个,195个村居(社区)拥有了文化服务中心,911个农家书屋遍布全市,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触须不断延伸。

从藏书20余万册到135万多册,从手不释卷到全方位的移动图书馆,变化的是阅读形式,不变的是知识的普及和阅读带给人的精神收获。供职于莆田市图书馆33年的原馆长陈豪今年8月刚退休,跟着最早的步行街古谯楼县图书馆到建设路市图书馆,再看到如今总面积达3.12万平方米的新图书馆,他感慨颇深道:“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补给的需求也提高了。就莆图来说,青少年的图书借阅量占总借阅量的一半,孩子读书了,自然也带动家长阅读。”

壮大文化产业 大格局初显

30多年前,刚刚接触油画的莆田小伙林剑平一定没有想到,他的故乡,有一天会被誉为全球三大油画出口基地之一,油画出口总额占全球市场份额30%左右。

去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年轻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莆田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林建军,携作品《事事如意》亮相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向世界展示工匠精神,引发国内外嘉宾关注。

这是莆田工艺美术文化历经多年发展结出的硕果,也是莆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以工艺美术为主、跨界融合、多元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在莆田得到了很好的培育,并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数据显示,2017年,莆田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67.69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3%,占比连续8年位居福建第一。

改革开放初期,莆田木雕传人方文桃、佘国平、李凤荣、黄文寿等一批大师抓住机遇,创办木雕企业,并获得成功,从而吸引了一大批民间艺人纷纷重操木雕旧业,先后走上办厂创业之路。这一系列的变革,在促进莆田木雕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古典工艺家具、玉雕、宗教雕像、竹雕、漆器、金银首饰等相关工艺领域的发展。

衍生于木雕产业的仙游古典工艺家具产业,已成“仙作”技艺品牌,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京作”“广作”“苏作”并称为中国明清古典家具四大流派。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仙游红木家具企业从原来的42家发展到了4000多家,从业人员从原来的5000多人发展到15万人,总产值达到300多亿元,使仙游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端红木家具生产基地。

一个产业的兴起,从来就不是偶然。“扶持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重点园区和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是莆田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莆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金煌告诉记者。

早在2010年,莆田市就委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编制了《2010—2020莆田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世界妈祖文化中心”“东方工艺美术之都”“海峡两岸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三个战略定位,重点推进一批文化产业园区、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一批文化品牌活动、一批文艺创作精品等“四个一批”文化项目,全力塑造莆田文化品牌、产业品牌、园区品牌,构建“一心两翼五基地十新城百大师”的文化产业发展大格局。

在这一规划的具体引领下,莆田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遍地开花。除了仙游之外,莆田工艺美术城已成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的工艺品专业交易市场;上塘珠宝城已形成银饰、人造宝石、寿山石雕等三大生产交易产业,成为国内重要的珠宝产品集散地及珠宝艺术中心;北高国际珠宝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5亿元,集加工、生产、研发、展览、销售为一体……

传承特色文化 讲好“新故事”

今年10月17日,正值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佳节,又逢妈祖羽化升天纪念日,一场由323人共同表演的莆仙十音八乐大汇奏在莆田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广场的懿明楼举办。

莆田是妈祖的故里,十音八乐是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支活跃在莆仙大地上的“莆仙十音八乐”表演队伍几乎覆盖了莆仙大地所有的村庄。“莆仙十音八乐”,以其丰富的传统曲牌、独特的演奏方式和古老的传统乐器,成为绽放在莆仙大地上的一朵传统民间音乐奇葩。其中,荔城区黄石“惠洋十音”和涵江“文十音”,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此,我国地方戏曲古老剧种之一的莆仙戏、传承已久的湄洲妈祖祭典、仙游枫亭元宵游灯习俗、莆田九鲤灯舞、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仙作)、莆田留青竹刻、莆田涵江玉雕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是文化莆田结硕果的一年,文化繁荣作为《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里“一区、一中心、五品牌、九行动”的专项行动之一,在助推美丽莆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特色莆仙味的百姓舞台上,“喜闻乐见”是关键。梆鼓咚、九鲤舞、粽桥舞……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宝贝”;莆仙戏、十音八乐、木偶戏、摇钱树、三句半、歌伴舞,演的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春草闯堂、目连救母、皂隶舞秀的都是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春节,在莆田有双重意义,过完除夕要再过“做大岁”,而在春节期间,历时一个多月的民俗嘉年华——莆田元宵节,以其形式之繁、时间跨度之长、参与人数之多、辐射影响之广而闻名全国。

莆田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马金焰是拍摄莆田元宵相关作品最早的一批摄影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跟了,拍了30多年。”马金焰的镜头语言充满了生动热闹的现场感,大量的家园题材作品形成他独特的个人标签,众多如马金焰一般的摄影师一同见证了30多年来莆田日新月异的变迁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影响。

2018年是全国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第二年,为积极响应“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指示精神,莆田全市上下举办了各种类型活动以接续文化薪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而其中“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展更成规模的当属“莆仙戏进校园”。莆田市实验小学是莆仙戏保护的“一方小沃土”,每周五上午第三节的莆仙戏社团活动,每星期的“莆仙戏乡土教学课”,每学期的“莆仙戏大合唱”“班班有歌声”等活动,让小学生人人会唱莆仙戏,人人爱上莆仙戏。75岁的莆仙戏老艺人祁玉卿,是市实验小学特聘的莆仙戏指导老师。退休20多年后,她重新走进了课堂,她说:“随着时代的变迁,莆仙戏一度显现式微趋势,但在这些孩子身上,我感受到了莆仙戏薪火相传的希望。”

 

可爱莆仙戏 风流世代传

莆仙戏《海神妈祖》剧照 许武 摄

83岁的“阿妹丕”黄宝珍来了,68岁的“生火”陈先镐来了,77岁的“柳氏”王国金来了,72岁的黄美云来了,84岁的“大娘”姚金铸来了……

一个个闪耀着戏台光芒的名字撑起了莆仙戏半个多世纪的辉煌。2017莆田市莆仙戏迷协会向莆仙戏艺人致敬活动在莆田举行,在大家熟悉的鼓锣笛管八角琴声中,再现“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的热闹场面。

扮演莆仙戏《团圆之后》中柳氏的王国金老师,当年才19岁。该剧曾于1959年晋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观看演出,并和全体演职员合影留念。同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舞台艺术片,其后香港影视界改编成《同命鸳鸯》影响海外。几十年来,由该剧改编成的电视剧、各种舞台剧盛演不衰、百看不厌。

跨越半个多世纪,古老莆仙戏在新时期迎来新发展。近年来,莆田市大力实施莆仙戏振兴计划,开展“莆仙戏曲进校园”、“梅妃杯”莆仙戏青年演员比赛、莆仙戏“薪火相传”新老艺人专场演出等活动,建立“名师带新徒”培养机制,并复排传统经典剧目、经典折子戏,创作推出了一批精品剧目。

通过一系列推精品挖“旧”剧、在传承中提升传统文化的举措,莆仙戏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历时2年多复排完成的濒危古老剧目《目连救母》(上中下)引起广泛关注;莆仙戏《魂断鳌头》赴京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莆仙戏经典传统折子戏”进京参加文化部组织的福建省经典折子戏展演,均引起全国戏剧界的持续关注;新编历史传奇剧《海神妈祖》,入选国家艺术积极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并在国内多地演出累计60多场,观众近10万人次,今年远赴东南亚跨越2个国家4个城市,巡演历时12天,影响广泛。

12月3日,第七届福建省艺术节颁奖仪式上,莆仙戏《塔伞行》获得第二十七届戏剧会演一等奖,该剧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编剧为国家一级编剧周长赋,导演为国家一级导演徐春兰,由国家一级演员黄艳艳和优秀青年演员俞植联袂主演。雄厚的制作班底预示着有了心血倾注、延续千年艺术魅力的莆仙戏,“有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