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中山镇松花寨生态观光茶园(危力云 供图)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戴敏 通讯员 陈威 陈天长 温连光)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在我省的生态版图中,龙岩以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清新福建”生态品牌的一抹亮色。生态,已成为闽西最大的优势和品牌之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位于福建西部的龙岩,持续紧抓生态文明建设不放松,创造了“长汀经验”及“武平林改”等多项全国典型经验。今日的闽西,一片片绿水青山随处可见,一幅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闽西初冬,绿海依旧。 行走在闽西大地上,一层又一层的绿在眼前展开,抬眼望去,远处的青山上,山坡上的枫树伸展出绿色,银杏树发出金黄色的光,马尾松一年四季常青。低头看去,身边的江河水干净清澈,在阳光下倒映出岸边美丽的投影……而今,这绿意盎然、山水和谐的旖旎风光,在闽西已是十分寻常。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是龙岩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四周山岭,尽是一片红色闪耀着可怕的血光……在那儿,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怆的静寂,永伴着毁灭了的闪灵。”这段描述摘自1941年一份对长汀县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报告。从那时起,长汀人民就开始了治理水土的艰难征程。 几代人梦想,几代人奋斗,咬定荒山不放松,山河不绿不罢休。四十年来,几代长汀人筚路蓝缕,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与百万亩荒山作战,创造了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成为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和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一面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始终牵挂在心头。2011年12月和2012年1月,他先后两次对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进则全胜”的更高要求,从此开启了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的新篇章。 几年来,高举“进则全胜”这面旌旗,长汀县继续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努力打造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升级版,全力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画卷。 巍巍群山,雄踞闽西,绵延千里,万峰叠翠。 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已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被誉为全国最绿的省份,而龙岩则在省内占据翘楚。这得益于一场被称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01年,武平在全省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2001年12月30日,武平万安乡捷文村村民李桂林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号林权证。 “林改的方向是对的,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向前推进,让老百姓真正受益。”2002年6月,在这场改革的关键时刻,时任省长习近平在武平考察时现场作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重要指示。 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受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幕由此正式拉开。2008年,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武平林改创举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最高决策。 今日闽西,人与森林和谐共处,绿水青山美卷回到闽西人民的身边。据统计,龙岩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985年的63%上升至78.9%,继续位居全省首位。 今日闽西,林下经济方兴未艾,“不砍树也能致富”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目前,龙岩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967.7万亩,实现产值155.9亿元。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2万亩,实现产值60.3亿元。全市森林旅游已接待游客635.3万人次,直接收入6.4亿元,实现社会总产值25.4亿元。 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岩市拉开了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役的帷幕,全力推动闽西生态文明再上新台阶。在生态环保战役实施过程中,龙岩集中力量打好水、大气、土壤三项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提升环境质量,筑牢生态“防护墙”。 2017年,龙岩市生态环境再取得亮眼成绩单:龙岩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2%;城市内河、县级以上集中式水源地、重点湖库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根据计划,龙岩市提出,从2019年开始,利用一年时间,到2020年,全市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5%以上,小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90%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5%以上,主要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60%以上,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目标。 可以预见,山常绿、水常清、空气常清新,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将成为闽西今后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 |
相关阅读:
- [ 12-18]福州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压减审批时间一半以上
- [ 12-18]用立法之“定”来适应改革之“变”
- [ 12-17]泉州市水利局多措并举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
- [ 12-17]国防和军队改革40年述评:风云激荡强军路
- [ 12-17]科创板领衔 资本市场改革亮点纷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