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排队购物是常态,有时候等候时间太久,干脆就用竹篮子来排队。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龙1990年1月摄于福州某机关大院 手机移动电源在公共场所随处可见,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消费者将购买的酒封存后,寄放酒厂的酒窖内。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于建瓯某酒厂 “乡村振兴”带来的消费新观念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记得上世纪70年代中期物资还很匮乏,村民们是‘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大米平时都吃得少,主要粮食是地瓜。买油要油票,买肉要肉票,买布要布票,而‘油肉布’票要用‘工分’兑换。”55岁的潘建安回忆自己在农村的生活,“村里只有一个简陋的小卖部,我们只能在那里才能买到可怜的几样东西,都是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 改革开放40年,农村在快速发展,而且新事物和老事物共存。“就拿购物这件事来说,老家的农村一般会有集市,每隔5天一次,现在时代在发展,去城里的超市置办年货、在网上买洋商品也逐步流行起来,有了小轿车去城里很方便,另外村里也有快递取货点,网上购物直接给送到村。”许先生说。 没有文化、不懂电脑,也从不知什么叫网络,67岁的南平市政和县西部东平镇新口村妇女陈秀平,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也赶了趟时髦:花99元,通过网络,从网上“淘”回了一双皮鞋。“不用进城逛街,网上啥东西都有,可方便了。” 以前,农村往往被认为消费能力滞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以及网络和手机在农村的普及,农民和四五线城市居民的消费潜能很快被释放出来。“无论城市农村,不用出门,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买到你想要的几乎全部商品。”潘建安感慨道。 “通过网络,农村可以买到与城市一样的商品,还可以把我们的农产品顺利地卖出去。” 连城县十佳青年电商邹宗勤说,“以前自己要骑着车到集市去卖,而且要起得很早才能占个好的位置。自从有了电商,可以把自己的商品直接摆到网上,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来买,帮助农民解决卖难问题。”2015年9月,邹宗勤正式成为一名“农村淘宝合伙人”,他运用学习掌握的网上营销知识和技能,为当地贫困户的芙蓉李、水蜜桃等农产品对外销售而努力,不仅自己创业成功,还助他人脱贫。 “有了电商这个广阔的平台,农村也是创业的沃土。”方丽洪有感而发。她是云霄县马铺乡峰头村返乡大学生,依托青马农商农产品集散中心,成立漳州和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她组建团队创立“几分田”“峰头羊桃”等农产品品牌,与当地贫困户形成产销直供模式。通过阿里巴巴、淘宝、村淘、微信等电商平台,方丽洪将当地的杨桃、枇杷、淮山等特色产品卖出,并招聘贫困户到公司上班,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农村电商交易额46.63亿元,在全国占比16.9%,排名全国第三。 |
相关阅读:
- [ 12-11]11月份福建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
- [ 12-04]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启“消费 产业”扶贫新模式
- [ 11-23]新消费潮生活 福州东街口发力岁末冲刺
- [ 11-13]2018年10月份福建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
- [ 10-25]消费升级加上新规即将实施 福州市场调和油越来越少了
- [ 10-14]福建千家重点税源企业监测显示 消费行业税收潜力进一步释放
- [ 10-09]“十一”黄金周 福州成为境外移动支付消费增长最快城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