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 正文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不妨有点人情味

2018-12-21 08:34:34 黄如飞 苏益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2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 黄如飞 苏益纯)

自今年7月漳州市入选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以来,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截至今年11月底,漳州市1674个村(居)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成员确认,其中,43个村(居)挂牌成立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如此高效的改革进程,是怎么做到的?体现人情味的举措,也许是秘诀之一。

改革前,不少农村资产是一笔糊涂账。村民对于村里的财产有多少,赚了还是赔了,是“两眼一抹黑”。为了摸清情况搞改革,村里的事儿都要一五一十放到台面上来,很多复杂的情况,也随着改革进程逐渐浮出水面。

首先,村里总有一些有争议性、权属不明确的资产,该如何清产核资?其次,在人员清理方面,新嫁入的、嫁出的、入赘的、抱养的、服刑人员等,他们是不是应当拥有股权?这成了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一个焦点问题。如何公平地分配股权,考验着基层管理者的智慧。

从漳州市的实践来看,他们在提出指导性意见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清资方案采取公开+讨论的办法,所有方案细则要公示,任何人都可以提意见、参与讨论,实施前每户村民都要签字。一些村集体的经济比较薄弱,清产核资就由农委会、农经站指导,村民代表共同估算,尽量不聘请专业评估机构,这既节约成本,也符合村情民意。

如何界定成员?“不轻易否定”的“宽”资格原则,体现了人情味。即:让律师团队介入提供智力支持,有法律规定的按法律办,没有规定的让村民充分讨论,不轻易剥夺任何一个村民的资格,尽量让村民应享尽享,体现人文情怀。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深水区和硬骨头,情况复杂、影响广泛。每个村庄都有各自的历史,个体情况更是纷繁复杂,没有一个标准模式能做到“一改解千愁”。倘若在成员界定之初就开大会讨论,势必会出现矛盾集中爆发、应接不暇的情况。

怎么办?都说农村的人情味浓,把最难解决的问题让农民亲自参与解决,事情也许就好办得多。以龙文区为例,干部事先进村入户调查,与群众一对一拉家常,听取不同意见。待问题收集完后,村两委才召开会议。当然,会议总有争论,但争论的好处就是让未发现的问题一一暴露出来,使下一步工作有了重点和方向。村两委再根据新情况,进行新一轮讨论。从小会到大会,一步一步统一思想,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案,提交村民代表大会、户代表会议表决。对于个别“疑难杂症”,干部还会多次入户交流,讲道理、解心结,用真心实意打动村民。然后,针对个例再进行集体投票认定。

尊重意愿、讲究方法、公平公开,既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也尽力维护少数人的权益。这样的改革不再是冷冰冰的条例,一些困扰乡村的“老大难”问题在改革中温馨化解。比如户籍不在本村的外嫁女,本村有承包地,但不是两头享有;户籍和承包地在村里、外地就业的大学生,只要没吃财政饭;户籍进城,但没有全额享受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金,等等,这些都认定其成员资格,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让群众受益的改革要求。

当农民变成股民了,要未雨绸缪的就是合作社长期持续运转问题。一些项目建设前期投入较大,农民并不了解情况,在分红等问题上,要事先给农民一本能看得懂、算得清楚成本收益的明白账。当然,如果经营合作社后期有高盈利,也不妨对收入分配进行动态调整。

乡村振兴,离不开村民和村集体的力量,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是其中关键,充分尊重作为改革主体的农民的意愿尤为重要。“还权于民”是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村一策、一事一策,为改革加入人情味的“调味剂”,如此,村民真正有了选择权,又清清楚楚看到了账本,才能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表决权,顺利地推动改革。改革有了人情味,农村资产管理的算盘才能打得更好,农民心里才能更加敞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