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 正文

努力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幸福思明

2018-12-29 08:10:55 邓婕 夏思萱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培欣 王培欣  
分享到:

  思明区继续提升观音山(如图)、鹭江道总部经济带品质。施辰静摄

  思明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施辰静摄

  “文物守护认领”志愿者带台湾师生领略厦门文物和历史。施辰静摄

东南网12月29日讯(邓婕 夏思萱)“紧紧围绕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这一战略目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幸福思明。”26日召开的思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传出的铿锵声音振奋人心,更彰显着新时代思明发展的自信和底气。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字,支撑着这样一份自信和底气——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0亿元,比上年增长7.5%;财政总收入240.08亿元,增长7%;合同利用外资1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42%;年度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凯歌行进的幸福思明犹如穿梭于大地的高铁,奔行不息驶出现代化国际化的加速度。

精准发力经济质量效益稳步上升

《西虹市首富》《疯狂的赛车》《同桌的你》《烈日灼心》......当你在电影院欣赏这些影片的时候,是否觉得好几个场景都很熟悉?没错,这些电影都在厦门拍摄,且大部分取景于思明区。

今年11月10日,厦门成为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评和颁奖典礼的举办地。很快,人们可以在更多热映的影视作品中,看到思明区的身影。

一年来,思明区精准定位产业提升十大重点领域,准确把握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先发优势和环境优势,持续开展十大产业重点领域提升行动,产业转型效益逐步显现。

今年以来,在房地产发展持续放缓的情况下,思明区的服务业新兴领域效益逐步显现,商贸、软件信息、旅游会展业收入均呈两位数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增7.7%,总量占全市近一半。

为产业的创新活力添砖加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62家,新增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35家、市级29家,数量均居全市第一。厦门首家台湾青年公寓投用。

寸土寸金的思明区,空间格局日益优化,随着神州优车、瑞幸咖啡等高成长性项目落户,思明总部经济迈向新阶段,总部企业达76家。完成前埔污水处理厂三期10万平方米土地征收清理,建筑机械厂征收等长期遗留问题取得有效突破,为产业发展扩容提质。

注重品质城区发展环境全面优化

“一城春色半城花。”在城区颜值不断提升的同时,思明区这个中心城区社会环境安全稳定,人文素质日益彰显,身处其中的人无不感到强烈的幸福感。

一组翔实的数据为证:受理涉众型金融案件19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160万元;摧毁涉黑涉恶犯罪团伙39个,全区刑事警情数同比下降21.5%;志愿者活动4180场,参与志愿者超10万人次,“沙坡尾文化生态保护行动”等6个志愿服务项目获省级奖项;建成社区书院97家,举办群众性文艺展演795场;黄家花园等30处历史建筑入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形成“寻根厦门记忆·守护思明文物”等特色品牌;新增19个社区与台湾乡村共建结对,思明台胞驿站工作经验获国台办肯定……

一年来,思明区以中心城区的责任和实力,加大对彭阳县、临夏县、临夏市及武平县等地的扶贫协作力度。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340万元,增长近一倍。与孟塬乡等27个乡镇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培训劳务输转1163人,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382人。

在国家对东部13个城市扶贫协作年度考核中,代表厦门市位列第一。签署新一轮山海协作协议,武平县思明高新园区正式揭牌,助推元初食品等优质企业与武平农产品基地开展商贸合作。

共享发展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位于思明区龙山东二路15号思明区社会福利大楼,是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人们不仅可以进站健康监测、配餐用餐、休闲文化娱乐、老人日托短托(56张床位)等,中心还提供送医送药、保洁保姆维修、紧急救援等进家服务。

生活在思明区的居民是幸福的。城区品质不断焕发新面貌,历史违建被拆除23.9万平方米、违规户外广告店招4.9万平方米,新增“两违”露头就打;实行错时停车,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385个;垃圾分类也有“奖惩表”,日均垃圾减量300吨,形成家校社全方位联动格局;哺乳妈妈在外再也不用担心哺乳尴尬,思明区新建改造厕所56座,增设母婴护理台等人性化设施。

就业是民生之本。思明区兑现各项促进就业补贴1.67亿元,新增就业3.5万人次;发放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各类救助保障资金4296万元;持续开展名医专家下社区,设立湖滨一里等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教育总是牵着所有家长的心,作为福建省首批“教育强区”,今年以来,会展南小学、后江小学等项目开工,市二实小扩建校区、莲云幼儿园、海城幼儿园分园投用;启动区属学校“腾笼换凤”工作,共计新增及柔性释放学位2600个;发放各类补助金1.38亿元,大力扶持集体办、民办教育发展。

职能转变政府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在思明区办事,你会被高效透明的政府服务所打动。

让政府服务的软实力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竞争力。今年以来,思明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电子证照库建设和共享应用,试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事项基本实现“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

干部的思想意识要筑牢。思明区持续兴起“大学习”热潮,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今年以来,思明区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市、区人大代表议案2件、建议105件,政协委员提案172件、建议案2件、民主监督1件,办结率达100%。

“有权不可任性。”思明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文风会风持续改善;扎实开展“四个专项”整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此外,该区推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向街道延伸,出台社区财务管理办法,扎牢权力的笼子。

【2019年,思明区要这样干】

关键词1:改革创新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等审批时限。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完善创新生态体系。财政科技研发资金预算增长13%。鼓励企业与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

加强台港澳海外交流。促进文创、科技等台湾优势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为台港澳同胞提供居民同等待遇,打造海外联谊示范基地。

关键词2:动能转换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总部经济为引领。树立全域总部理念,持续提升观音山、鹭江道总部经济带品质,配合推动滨北超级总部项目,带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以优势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盒马鲜生等新零售,鼓励蔚来汽车等新能源消费,促进消费升级。

以新兴产业为突破。以中国电影金鸡奖举办为契机,完善影视产业体系。推出厦门音乐季,深化文创与旅游会展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3:项目带动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后劲

强化项目支撑。坚决打好“五个一批”项目攻坚战,争取新增产业项目、民生补短板项目、城市更新项目33个总投资34亿元。

实施精准招商。为重大招商项目提供从洽谈到落地的全链条服务。全力构建立体化招商格局。

促进要素集聚。高效、集约利用93万平楼宇空间资源。

关键词4:与时俱进有效夯实城区治理基础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扩大对临夏、彭阳等地的乡镇结对帮扶覆盖面。推进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产业融合,推动安溪思明园及武平高新产业园招商共建。

维护城区和谐稳定。巩固扩大扫黑除恶战果。持续深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丰富城区文明内涵。在活态传承中延续鼓浪屿历史文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关键词5:民生优先努力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优化城区环境建设。狠抓“门前三包”责任区治理,始终保持严控“两违”的高压态势。

健全基础公共服务。开展“幸福思明社区再造计划”,探索以公益创投模式创新社会服务供给,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明星社区。

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加快推动站南小学、华侨中学改扩建等13个基建项目,争取新增及柔性释放学位2000个。

关键词6: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加强政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突出精简高效、强化使命担当、严守廉洁底线,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展望2019】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

●财政总收入和区级财政收入均增长5%

●实际使用外资18.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

●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