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社会 > 正文

最美文化工作者陈成芬:南音是一生的挚爱

2018-12-29 11:28:21 刘益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培欣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2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从事南音这一路来有过很多困难,但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南音是我一生的挚爱。”陈成芬生前曾深情地说。

陈成芬是泉州市级南音非遗传承人、洛江区河市镇南音社长。粗茶淡饭,南音作吟,人生漫漫,琵琶作陪,20多年来,他全心致力于南音弹唱、教学、研究,已培养了七八届学生、上百个学子。

在身患肺癌晚期时,他依旧爱恋着南音。为了让脑子保持记忆,他手指还能弹琵琶,身体状况好一些,就在病床边上写字、画画。

对陈成芬而言,55岁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他为生计奔波;在此之后,他找到了新的追求——南音。

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作为发源地,泉州也是南音文化流传最盛的地区。在闽南古厝,听三五成群的老人摇头晃脑唱南音古调,曾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10岁时,他常常跑到河市镇街边古厝,听老人们弹唱。自幼痴迷南音的他,白天在外公开的食杂店里帮忙,到了夜晚,听南音浅唱低吟是他最重要的娱乐。

“喜欢南音吗?我教你吧。”有艺人注意到了他,抛出橄榄枝。但迫于生计,陈成芬没有接下。对于一个小学四年级就辍学打短工的孩子来说,学音乐是件过于奢侈的事。

这段记忆成为他近半个世纪的牵挂。1995年村里成立南音分会,大家看他热爱南音,推举他做会长。逐渐放下生活重担的陈成芬,在55岁那年开始正式学习南音。

之前,陈成芬的教学地点设在河市镇南音分会,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起床,到教学点等着来学南音的孩子。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有个规矩始终没有变——不收学生一分钱。不仅如此,只要一有机会,他便自掏腰包带着孩子参加公益演出等活动,以演代训。

“他对学生很大方,有时候学生饿了,还会带他们下馆子,但他自己吃饭很随意,经常是咸菜豆腐。”好友王晓波说。

这几年,河市镇新建成的文化站设立了南音社,陈成芬的教学地点也离家近了许多。年近八旬的他,依然每天5点半就骑着摩托车到南音社扫地、浇花、擦桌椅,整理乐器和琴谱。南音社里,一张张他手抄的南音教学谱,是20多年岁月的沉淀,见证了他对南音的炽爱与坚守。

对南音社,陈成芬投入了大量心血,操心内部设计,墙上展板印的都是他字字写成的南音故事。去年底,南音社邀请了其他南音社团举行专场汇演。为此奔波劳累许久的他,撑到演出结束,病倒了。

辗转多家医院后,陈成芬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小半年的化疗,令他的体重由120多斤掉到80斤出头。尽管身体消瘦,老人的精神依然矍铄,经常在病床上吸着氧练字。

医生知道他爱南音如命,理疗或手术时会给他放南音安慰、鼓励。咿咿呀呀的曲调一出现,陈成芬的心就踏实了,一下子不知道疼痛了。

躺在病床上的陈成芬常常念叨着教到一半的学生。他说他不怕死,只怕这么好的音乐没人传承,学到一半没人教,技艺就会荒废。

“学南音的孩子越来越少了,愿意无偿教学的老师也太少了。”陈成芬生前说过,相比自己的健康,他更担忧南音的传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