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选购文创产品(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东南网12月29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今日,以“共享创业·创新未来”为主题福建文创市集第24期在省博物院则徐广场举办,现场展示了包括陶艺、智能乐器、皮具、布艺、手工糖画、木工、手工饰品等多种类型的产品,不仅有融合科技的文创产品,也有传统手工艺的再造,不同元素交相辉映,吸引了不少市民参观和选购。
当文创遇上科技,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在市集现场,一款会闪出亮点的尤克里里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看似普通的尤克里里,却暗藏弦机,它通过乐音识别技术,链接到手机APP上,就可以成为智能尤克里里,让使用者无师自通,就能弹出美妙乐曲。
“尤克里里上面安装有LED提示灯,会根据手机APP上的音乐节奏呈现按弦指法,哪个点亮起来,左手就按那里的弦,右手弹奏。”产品开发商福建智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游锦海告诉记者,产品主要针对4至8岁的儿童,他们自主开发的APP上有不少的音乐课程,可以选择歌曲进行弹奏练习,帮助孩子们轻松学习和掌握弹奏知识与技巧,让他们更好的爱上音乐。
福建智昇网络创始团队早期从事的互联网网站建设、智能软硬件的研发等,在经过多年儿童教育产品研发及运营经验沉淀,发现儿童音乐教育是一块很大的市场,2016年开始研发智能乐器获得了多项专利和著作权,创新地将科技融入到传统的乐器中,让音乐教育“智能化,互联网化”。
游锦海表示,他们推出了互联网艺术教育课程,包括尤克里里和非洲鼓的音乐启蒙,接下来还将开发钢琴、古筝、手风琴、陶笛等课程,邀请国内知名的音乐界专家编课程。“这次参加市集,也是想展示公司研发的产品,寻找有意向的合作伙伴。”游锦海说。
在市集上还有不少产品通过传统工艺的再造,让文创更接近生活。大漆被称为”国漆”,它的工艺是延绵数千年的民族传统技艺,每个朝代都有其漆器工艺特色。使用大漆制成的家具、工艺品经历千百年后,仍不失其光彩。记者在曦之文创的展位上看到,大漆与各种材料结合的纪念品琳琅满目,别出心裁的铜香炉、做工精致的花瓶,以及极富青春特色的手串、手镯等饰品让前来逛展的市民爱不释手。
在摊位上,一个个普通的贝壳经过大漆工艺改造后,成为炫酷的耳坠、挂饰、摆件等,引人注目。“我们通过打磨、脱胎、刷大漆,让贝壳‘再生’,重新焕发光彩。”产品设计者福州曦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艺璞团队成员孟波表示,大漆有很好的审美价值,通过与不材质的结合,可以创作出更多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产品。
“福建是海洋大省,有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元素,给我们的创作带来了不少的好条件。” 艺璞团队还是福建师大美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他们与福建省昙石山博物馆、广电天团、霞浦县武岐村共同合作“创新创业设计下乡,青春奋进产业兴村齐心协力精准扶贫”项目,设计了海洋文化系列产品,还参加了“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成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
据了解,福建文创市集由福建省文化厅、福建广电网络集团主办,东南网、福建广电网络网络集团全媒体运营中心、福建博物院、福建省美术馆承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24期。

智能乐器(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市集现场(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经过大漆工艺改造的饰品(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市民在选购文创产品(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市集现场(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