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 正文

南平:洋后镇旅店业的探索路

2019-03-18 07:41:43 赵锦飞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3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詹国兵 李韧筠)

南平市延平区洋后镇,上世纪90年代曾因一条路而兴,贯穿全镇的省道205线,让该镇兴旺发达。然而,316国道开通后,该镇一度繁荣的餐饮、运输行业逐渐没落。

老行当没落了,怎么办?洋后人选择了旅店业这一新行当,20多年摸爬滚打,现在洋后人在全国各地开设宾馆、酒店达500多家,从业人员1500多人。

大禄村率先“吃螃蟹”

大禄村位处延平、古田、建瓯三地交界。1995年,该村詹荣锋、詹荣坦两兄弟拿出东拼西凑来的20余万元,在南平城区鼓楼街口开办了九峰招待所,紧随其后,村民练志松、詹昌铭等人也相继在南平开设了“农业”“环保”等旅店。敢想肯干的大禄村村民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

尝到甜头的创业者们,并不满足于窝在南平发展。2001年开始,村民们决定进军福州,3年内接连开设了十几家旅店。接着又逐步向泉州、厦门、广州等地扩张,从进军闽南,到挺进珠三角、长三角,渐渐实现了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另外一些村民则选择加盟的方式,布局北方市场。2002年刘振银、刘振财等村民经营的旅馆开始加盟速8、如家、戴斯、七天、格林豪泰等中高端连锁酒店集团,业务也慢慢拓展到了京津冀、东北、内蒙古一带。

“现在在福州,可以说到处都有洋后人开的宾馆。有人统计了一下,2004年才20家,到目前超过200家。几乎每一个月在福州都有洋后人的旅馆开业。”在福州经营旅店的大禄村村民林孝理不无自豪地说。大禄村,这个仅有400多户村民的村庄靠着旅店业致富,资产达几千万元的村民有10户左右,而家有几百万元资产的村民则有近百户之多。

从跑马圈地到品牌为王

从大禄村开始,进军旅店业的浪潮波及整个洋后镇,并向南山、塔前等乡镇辐射。据不完全统计,延平籍商人在外开设宾馆、酒店600多家,其中洋后镇占到八成以上。

记者了解到,这些旅店多以中档商务酒店为主,其他则是占比35%的低档旅馆与5%的少数高档酒店。得益于旅店业投资总体较高的回报率,正常情况下4年就可收回投资成本。

“面对着市场冲击,我的父辈们倚仗着早期积累的资金,采取城市一有新社区建成,马上在新社区门口布点开店这种跑马圈地的方式抢占市场。这虽然也是一种经营策略,但不是长远之计。”2009年,大禄村旅店业领军人物之一的赖德平着手开办阅江A家连锁酒店,在全镇率先迈出了从规模向品牌转型的步伐。

赖德平在福州、厦门、泉州、漳州一带开办了多家旅店。他清醒认识到,经济型酒店就像超市一样,要靠规模,更要靠品牌。他通过统一化管理标准,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阅江A家有连锁门店23家,除14家在闽南外,其余的分别位于广西、江苏、湖南、山东等地。

像赖德平一样,全镇旅店从业者已纷纷开始转型升级,从要规模向创品牌转变,从旅馆向高端的酒店升级。

从各自为营到抱团取暖

2004年,洋后镇成立了旅店业发展促进会。

“促进会成立后,会员们在旅店踩点、设计、装修、采购、信息、管理等方面相互沟通,取长补短,互相帮扶。老会员带新会员,迅速滚动扩张。”洋后镇旅店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刘振隆说。

在跑马圈地的规模经济时代,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避免了同行无序竞争,成就了洋后镇旅店业遍地开花的局面。而目前,酒店业进入充分竞争时代,客户的喜好、客源的结构等等都有了新变化,必须在完善设施、突出个性化、树立品牌形象等纵向层面上做精做深。“延平人开办的大部分旅店除了加盟大牌外,规模小、层次较低,必须在行业整合上下功夫。”刘振隆说。

洋后镇的行业翘楚们已经开始试水。

2017年,大禄村旅店业的另一位领军人物刘振财成立了福建省来美琪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来美琪”作为自主品牌,分档整合了旗下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深圳、广州、中山等地的70多家不同品牌的酒店宾馆。专业的酒店管理团队依照连锁酒店的管理模式,逐店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统一企业形象。

近日,延平区酒店业总部经济回归茶话会在福州召开。会上达成共识,将参照延平区保温协会发展模式,成立酒店行业协会。政企合力,借助总部集团公司效应,对洋后人在全国各地开办的旅店进行资源整合,抱团作战。

“如果说第一次抱团取暖,是为了洋后旅店业攻城略地的需要,那么第二次抱团取暖,则是在提质上做文章,解决行业大而不强的痛点。”刘振隆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