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这片海空有我,请祖国放心” ——记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站长郑良

2019-03-22 08:34:32 何祖谋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这片海空有我,请祖国放心”

      ——记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站长郑良

东南网3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祖谋)

高山海岛有他奋进的足迹烙印,阵地坑道闪耀着他青春的光彩。云山雾海间,他立起一线带兵人的模范。极目海天、枕戈待旦,他用忠诚和智慧写下了“这片海空有我,请祖国放心”的铮铮誓言。

他,就是80后、海军福建籍少校军官郑良,2004年11月入伍,现任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站长。

几年来,郑良辗转于多个观通站长岗位,精通雷达、通信等多型装备操作指挥,始终以“上战位就是上战场,扫描线就是生命线”为军旅人生格言要求自己,带领官兵常年保持24小时高度戒备状态,出色完成重大演训任务雷情保障40余次,所在单位被海军评为先进观通站,兄弟单位纷纷到站“取经”,成为培养侦察骨干的“酵母”基地。他连续6年保持军事训练优等,被评为战区海军优秀基层干部标兵,荣立三等功2次。

日前,东部战区海军党委授予郑良第五届“东海强军先锋”荣誉称号,他也被誉为守望海空的“领头雁”。

“高山上的水兵”

初春,车子沿着崎岖的山路蜿蜒而上,郑良工作所在的观通站浓雾弥漫。

值守点荧光闪烁,值勤人员那一双双锐利的眼睛紧紧盯着雷达屏幕,生怕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初见郑良,一身蓝色作训服,刚强瘦削的脸上,眼神睿智而坚定,他正为值勤人员作指导。

家乡在宁德海边的郑良,从小就领略过海天之间一艘艘军舰劈波斩浪的风采,梦想着长大后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水兵,伫立在旌旗翻飞的桅杆前,逐波驭涛,守卫祖国的万里海疆。

然而,应征入伍后的郑良没能成为“甲板上的水兵”,而是成了一名“高山上的水兵”,为大海深处的战友指引护航。虽然和自己当初的梦想有所不同,但走进军营这个大熔炉,他深深懂得,不论是“甲板上的水兵”,还是“高山上的水兵”,都不可或缺。

“想要提升部队整体战斗力水平,关键在于引导官兵把思想统一到备战打仗上来,着力点应放在发挥‘军中之母’士官的作用上。”2014年,刚到这里任站长的郑良,发现官兵专业素质基础是好的,但岗位技能比武竞赛总评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有的官兵存在“只要战备任务完成得好,其他要求都可以放松一下”的思想。

找准症结,对症下药。郑良深知优秀士官的重要性,提出要像培养排长一样培养士官,一点一滴打牢士官的理论基础,实现士官队伍从“普通操作手”到“兵专家”的蜕变,加强重点专业士官队伍培养,鼓励更多士官当指挥、当号手、当教员。短短几年,该站便涌现出“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获得者周太平、肖勤径等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塑造“胜战排头兵”的“酵母”基地。

啃下“硬骨头”

护海尖兵,技术先行,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速增效。

前几年,某新型雷达在该站试验,但新装备从设计生产、装备部队到真正发挥性能形成战斗力,所需周期长。如何缩短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时间,成了该站官兵要啃下的“硬骨头”。

在装备试运行期间,郑良带领官兵采取边试验边训练、边训练边摸索、边摸索边总结的方式,将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逐项记录、归纳整理,自己解决不了的就请教厂家与院校的专家,进而协同厂家梳理改进新型装备系统功能、软件操作、装备维修、硬件配置等四大类65个问题,新增软件功能6个。厂方根据该站官兵意见加以完善的系统软件,更加贴近战备执勤实际。

同时,在郑良的带领下,该站官兵经过长期积累,总结了包括新型雷达信号搜索流程、目标协同战法、维修保养等方面的“五个一套”操作手册,不仅为观通站的战备值勤任务提供规范,还随新装备一同推广到兄弟部队,受到一致好评。如今,该新型雷达已圆满完成上级组织的多项重大演习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

“惠兵工程”暖人心

“要以站为家,把观通站建设得像家一样温暖。”郑良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他想官兵之所想,急官兵之所急,回应官兵关切,解决其后顾之忧,打造温暖人心的“惠兵工程”。

观通站地处高山上,潮气大、雾气多、昼夜温差明显,给官兵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郑良多次走访地方相关部门求教应对办法,采用双层玻璃加封防寒塑料内膜的方法,使得官兵宿舍及工作环境潮湿度大大降低,昼夜温差也不会太大。

由于驻地从高山到城市需要长距离乘车,使用地方计程车辆,价格贵,安全性还低。郑良发现这个问题后,主动与地方政府协调。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开通“乡村巴士”保障驻地官兵安全出行。

老班长周太平,行事一向干练利索。可有段时间,郑良发现他总是眉头紧锁、若有所思,工作时也会偶有分神。一问才知道,周班长的妻子生完二胎后,一个人操持着家中事务,大女儿上学的接送成了难题。郑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主动多次与当地部门沟通联系,成功为周班长的大女儿上学协调到了地方接送的班车。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站里“家的味道”浓了,官兵在部队工作的心也就更安了;官兵安心工作,聚力强军的心自然更加齐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