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花样漳州两岸情 三月畲乡情更浓——“中华一家亲·2019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活动”在漳浦开幕

2019-04-08 08:54:2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主会场举行凤凰旗交接仪式。凤凰旗被移交给下一届举办市南平市。 白志强 摄

来自全国的嘉宾在赤岭畲族乡参观“种玉堂”,了解畲族历史人物和辉煌成就。 白志强 摄

来自台湾的少数民族嘉宾在会场合影。 白志强摄

在赤岭畲族乡两位畲族少女正相互整理头饰。 白志强摄

龙海隆教分会场,畲族青年正进行畲歌对唱。 周志荣郭高杰 摄

龙海隆教分会场,畲族小伙子表演歌舞《山哈小子》。周志荣 郭高杰 摄

在赤岭畲族乡畲族少年展示丰收情景。 白志强摄

东南网4月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杨凌怡 萧镇平 王亚男/文 白志强/图)2019年4月7日上午,漳州市漳浦县石斋小学。

“中华一家亲·2019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暨福建省第八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设立了漳浦县赤岭畲族乡、湖西畲族乡以及龙海市隆教畲族乡三个分会场。旨在推动各民族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民族团结,弘扬保护畲族优秀文化交流。在“三月三”这个具有畲族民俗特色的节日里,大家欢聚一堂,共庆丰收。

一种文化

维系了民族的情怀

种玉堂广场前,具有浓厚畲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更有盛大的传统文化形式“辇艺”表演吸引了游人的目光,“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上的文艺演出为观众们带来了美的感受。

位于漳浦县的赤岭畲族乡是本次“三月三”畲族文化活动的分会场之一,地处漳浦东北部,全乡总面积101平方公里,总人口1.35万人,其中畲族人口1.24万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2%,是全国畲族人口占比最高的山区少数民族乡。

福建省内少数民族人口达79.69万人,其中畲族人口达到了36.55万,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一半以上,所以,畲族是福建省最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畲族群众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和文化,自2012年以来,“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已经成为全省性活动,并成功举办了七届。

作为本次活动的分会场之一的赤岭乡,有着丰厚多彩的民族文化的积淀,在明清时曾涌现出100多位文官武将,蓝姓也是赤岭的第一大姓。

“著名的破肚将军就是从我们这里出去的!”蓝文龙是漳浦县赤岭畲族乡人,提到几位赫赫有名的蓝氏祖先,他如数家珍。

“破肚将军”蓝理是漳浦人,骁勇善战,在康熙二十一年跟随提督施琅征战台湾,在激烈的战斗中不慎被敌军炮弹射中,肚破肠流,然而坚毅果敢的他用战袍进行短暂包扎之后立刻投入了战斗,大溃敌军。他的英勇无畏,协助施琅攻克了澎湖,立下了平定台湾的赫赫战功,因此被授予参将,外加左提督。

自他以后,蓝氏同台湾开始建立了联系。著名的“蓝氏三杰”:蓝理、蓝廷珍、蓝鼎元带领着蓝氏族人到台湾开疆扩土,对清朝的统一和台湾的早期开发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位于赤岭石椅村的“种玉堂”,是赤岭及其南部的湖西乡畲族共有的大宗祠。“种玉”之名其义取自“蓝田种玉”,以缅怀祖宗才德,寓蓝氏世代钟毓英才之意。几百年间,派下的族人遍布闽南以及台湾台北、屏东、宜兰等地。2009年,种玉堂被评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畲乡独特的文化在发展演变中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宝藏。近年来,漳浦坚持保护、挖掘特色的畲族文化,也借由本次“三月三”系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畲族文化,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之美。

一种特色

带来了丰收的硕果

“隆教出有旅游区,游客玩到笑眯眯,手捧美酒请客吃,大家尽量别客气。第一杯酒来敬你,分你万事都如意,分你工作又顺利,祝你安康又美丽……”走进龙海隆教乡白塘湾,迎宾的鼓点响起,高亢抑扬的畲歌远远传来,身着绚丽多彩畲族民族服饰的畲族姑娘,热情的畲族小伙,以畲族传统山歌舞蹈迎四海宾客的到来。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悠游龙海两岸情隆教畲乡润人心”作为本次“三月三”分会场活动在龙海隆教畲族乡白塘村白塘湾举行。此时,白塘湾各景点都融合了“三月三”的文化氛围,畲乡民俗文化风情,畲乡美食,畲乡美景,都吸引着前来游玩的宾客积极“打卡”。

龙海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现有畲、苗、土家、壮、回、瑶、布依、满、侗、蒙古、彝、仡佬、黎、藏、朝鲜、白、土、傣、哈尼、么佬、水、毛南、高山、佤、羌、纳西、京、塔吉克、柯尔克孜族等33个少数民族,人数13754人。其中,畲族人口12561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1.33%,主要聚居在隆教畲族乡和海澄镇部分村庄,其余均为散杂居。

隆教畲族乡是龙海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其区位优越,生态良好,具有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也有独特的滨海景观,是滨海风景线上的一颗明珠。

近年来,隆教乡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建设滨海少数民族旅游名乡。打造海滨地质公园,建设集科普教育、智慧模拟、旅游互动为一体的火山科普馆,将2600万年前的国内乃至世界少见的“海底兵马俑”牛头山古火山口展现人们眼前;同时,集合畲族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畲族馆,筹备畲家宴,穿插本土民俗文化展示和畲族文艺表演。通过举办“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让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畲乡,畅游白塘湾,探秘“海底兵马俑”,在体验中记录畲乡多彩生活,感受畲族特色民族文化。

“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积极探索交流地方特色和畲族文化旅游开发利用,有效促进了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将畲族文化打出特色品牌,发展风情旅游,加快文旅融合,扎实推进少数民族乡村振兴,带动百姓致富。如今,畲乡独特的资源转化成为吸引投资的新优势和加快发展的新动能,从经济落后乡镇快速成为重要新增长区域,开启“大山大海、大项目、大发展”的美好时代。

龙海市隆教乡白塘湾通过全面展示隆教畲族乡的文化特色、民风民俗、生态优势以及畲乡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畲族文化活力,推进少数民族乡村振兴,打响畲乡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畲乡品牌影响力,为畲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场盛会

牵动了两岸人民的心

漳浦畲乡同台湾的关系向来十分紧密,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时期。据《台湾姓氏研究·蓝氏姓考》记载:“清代,蓝氏族人渡海来台者以福建漳浦为最众。”这批蓝氏族人来到台湾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垦荒种粮。为表达对祖先和故土的纪念,将他们垦荒的所在地取名作“漳浦”谐音,命名为樟普寮。所以,在台湾南投市的凤山里、嘉义县梅山乡安靖村及彰化县社头乡都有一个叫樟普寮的地方。这里居住的居民以蓝姓为主,溯其源则皆出自漳浦的种玉堂。如今,在台湾的蓝氏宗亲现有5.6万多人,散居在台北、高雄等地。

除了出于拓荒谋生的跨海迁徙,蓝姓与台湾还有着特殊的渊源关系,特别是被后人称为“蓝氏三杰”的“平台首功”蓝理、“治台名将”蓝廷珍、“筹台宗匠”蓝鼎元,他们都为开发、建设、治理台湾立下了卓著功勋。

本次“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的赤岭分会场开放了闽台畲族博物馆,馆中展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浦台两地畲族同胞经贸文化交流往来的情况,并以实物与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闽台畲族族谱对接的历程,直观地展示了闽台两地畲族同胞的血脉亲缘。

两岸少数民族同胞在数十年来交往不断,互访频繁。本次“三月三”举办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的盛会自2008年以来,已是第十二届。活动以两岸少数民族基层群众为主体,围绕着“我们都是一家人”的主题,为促进两岸共同家园的建设,为两岸少数民族人民搭建了一个交流往来,维系情感的桥梁。活动始终秉承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坚实力量。

“很高兴能到这里来参加‘三月三’的活动,更加荣幸能够登台表演。本次过来看到了漳浦的建设与进步都令我惊叹,希望下次有更多机会常来,加深经济、文化、少数民族的交流。”来自台湾的“中华海峡交流协会”执行长江金香告诉笔者。

本次丰收节活动吸引了来自台湾多地的嘉宾参加,两岸人民在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中欢聚一堂,共襄盛举,增进了两岸少数民族同胞感情以及对祖国、对民族的认同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各民族要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三月三”文化节的系列活动是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生动实践,成为推动海峡两岸各族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的重要平台,对进一步弘扬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采访手记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福建日报记者 萧镇平

阳春三月,是暖阳高照、春风和煦、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好时节。

许多来自远方的客人,齐聚在漳州的漳浦、龙海畲乡,共同庆贺海峡两岸少数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三月三”。

漳州市有多个少数民族乡村,底蕴深厚、生态富美、欣欣向荣。一直以来,当地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工作,民族乡村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百姓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一批特色村寨、美丽乡村、生态乡村成为畲乡的新名片。这次“三月三”节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旨在活跃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增进两岸各民族交流合作,加深两岸各民族友好情谊。

乌米饭飘香、畲族舞精彩,活动特色浓郁、精彩纷呈、简约隆重、热情周到,传达了“两岸少数民族一家亲”的理念,让与会的两岸嘉宾流连忘返——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三月三”节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掀起两岸交流合作的热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