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正文
分享到:

两岸融合 共创未来

2019-04-08 16:33:24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林雯晶  
3月22日至28日,高雄市长韩国瑜率团到香港、澳门、深圳、厦门等地参访,开展城市交流合作。在厦门参访时,他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来到福建感觉“特别亲”,此次港、澳、深、厦6天行程“收获很好的成绩单”。

台青跨海追梦记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许雪毅

4月2日,陈燕亭(右)和张雅雯在闽台家园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跆拳道馆授课。(宋为伟 摄)

◇跨越一湾浅浅的海峡,许多台湾青年在福州就业、创业、生活,绽放青春风采

◇“人往往会害怕未知事物,这可以理解。但年轻人应该尝试着进入和了解,不带任何偏见地做出自己的判断。”

◇“我们每个人要为自己的未来找出路,大陆就是我们的出路。”

256.26公里有多远?

在位于福州市鼓楼区的“闽台家园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闽台家园”),一块牌子上写着这个特别的数字——256.26公里。这是福州与台北之间的距离。

跨越一湾浅浅的海峡,许多台湾青年在福州就业、创业、生活,绽放青春风采。

从2017年12月底筹备处揭牌,到2018年8月底基地正式挂牌,“闽台家园”迄今已帮助15家台湾文创业者完成工商登记,还有几家正在申请中。基地执行总监、台胞李宛芯说:“我们从台湾走来,我们在这里扎根,找到人生的舞台。”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近这些来自宝岛的创业者,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追梦故事。

闺蜜携手“打”天下

出生于1988年的台湾女孩陈燕亭,是圈内的资深教练:学习跆拳道16年,教学14年,带过的学生上千人,月薪从不足1000元人民币涨到2万元人民币。如今的她,带着六七个助理教练,每天15:00到道馆,16:00到学校教社团,17:30回到道馆,直到20:30下班。

“在台湾,日子过得舒服。但没法实现拥有自己道馆的梦想”,陈燕亭说,台湾人口出生率下降,而跆拳道馆数量不少,仅台北市就有100多家。面对如此饱和的市场,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道馆何其困难,“饼就这么大,没办法”。

2017年,在李宛芯的邀约下,陈燕亭带着十几位学生到福州参加台湾文创周活动,场地在一家百货公司。陈燕亭兴奋地发现,这里广场很大、人流如织,许多顾客都带着孩子。“人潮就是市场!”心动之余,她又不免担心:“台湾是我熟悉的地方,对大陆我还很陌生。”

为了“试水温”,当年9月,陈燕亭再次带学生来福州表演。她注意到,观众中有好多孩子身着跆拳道服装,表演结束后,很多家长询问她是哪个道馆的,准备给孩子报名。

广阔的市场吸引了她。2018年1月,在“闽台家园”的鼓励下,陈燕亭来到福州创业。

白手起家不容易。到当年3月,她才收了3位学生,挫折感在所难免。“台北的跆拳道圈子,我有知名度。但在这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陈燕亭相信“自强”二字,这也是她给道馆取的名字。“既然来到新环境,就要努力适应,打拼得风风光光”,长期的体育教学,让这个短发女子异常坚韧。

调整好心态,陈燕亭专注于提高教学质量,积累好口碑,事业渐渐打开了局面。短短一年后,“自强跆拳道馆”已拥有了50位学生。“这个发展速度,是很多台湾道馆奋斗十年才能达到的”,言谈间陈燕亭很是自豪。

同样改变人生轨迹的,还有她的闺蜜张雅雯。会计专业毕业的张雅雯从小就是个“乖乖女”,毕业后按照妈妈的安排,一门心思想考公务员。备考念书使人发胖,她被陈燕亭拉去练跆拳道,还在道馆里兼职打工。

受到闺蜜“登陆”创业的鼓舞,这位比陈燕亭还小一岁的女孩子,决定来大陆闯荡。

作出这样的选择,自然要过妈妈这一关。直到张雅雯飞来大陆的前一天,妈妈还在苦口婆心地劝说:“真的一定要去吗?在台北好好地工作不行吗?”但是,在大陆台企任职的爸爸很支持女儿的决定。在深圳、天津的工作经历,使他赞成“年轻人应该到大陆开拓视野”。

赤手空拳打拼一年多,如今道馆已能收支平衡,还被福建省跆拳道协会接纳为正式会员,这让陈燕亭倍感骄傲。她希望2019年道馆能扩大规模,设立分馆。

今年春节,陈燕亭回到台湾与朋友们分享大陆创业心得,想要“招兵买马”。一位出生于1997年的女孩已经提出加入她的团队,一些跆拳道教练也表示今年想带学生来福州交流。“多多益善!大陆市场很大,不怕台湾教练来得多”,陈燕亭笑着说。

闺蜜两人的“亲友团”,说好今年要来福州“探班”。“福州和台湾近得很,坐飞机一个半小时就到”,陈燕亭说,“我爸从南部云林坐大巴到台北还要4小时呢。”

“台湾亲友接待处”

今年31岁的李宗颖,原本在台湾一家海运公司工作,一年中有9个月在船上。结婚后,他和妻子庄雅智来到大陆发展。

做出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跑船”的经历,拉近了李宗颖与大陆的距离。提及大陆沿海城市和港口,他如数家珍:厦门、上海、青岛、宁波、天津……

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有一次他所在的船只要在宁波检修一个月。他约上庄雅智一起到宁波市区转转,一时间竟然惊呆了:“哇哦,这地方怎么比台北还繁华!”后来,他有机会来到上海,领略了外滩夜景,又是“哇哦”一声忍不住惊叹。

2018年8月,在“闽台家园”的鼓励下,李宗颖携妻带子来到福州,担任台湾优达教育咨询营销总监,负责托管班营运工作。“现在我们的师资培育已经完成,生源也找到了。这个学期招收了三十多位学生,大家很喜欢台湾的特色托管服务。”他说。

“这里发展空间比较大”,妻子庄雅智在台湾从事珠宝鉴定和珠宝设计工作,到福州后她也开始规划自己的事业。“未来的事业正在招手”,庄雅智告诉记者,“现在除了做一部分私人珠宝订制,我也开始尝试开设一些课程,分享珠宝鉴定知识。”

如今,李宗颖一家三口在福州生活得其乐融融。他调侃妻子是“菜市场之花”:“她带孩子去买菜,菜市场大妈都会多送她橘子。”

不久前,庄雅智的父母来到大陆,一家人去江西婺源看了油菜花,爸爸还特地提出想到祖籍地福建泉州看看。爸爸七十多岁,到过大陆三十多个城市,但多是跟着旅行团,并没有真正体验过当地生活。这次,庄雅智为他申办了大陆的银行卡、电话卡,还教他学会了手机移动支付。“实地体验后,爸爸放心了,感叹我们在大陆过得比他们还舒适。”她说。

如今,夫妻俩在福州的家,俨然成了“台湾亲友接待处”。去年,先是庄雅智的两个姐姐和亲家来了,后来姐姐的女儿、女婿来了,现在爸妈来了,过一阵子哥哥正上大学的孩子也要来参加两岸交流活动。“过几年,我们的孩子也要在这里读书上学。”庄雅智这样说。

“90后”小伙的“未来感”

骆秉熙暑假期间到福州三坊七巷实习,先期到达的台湾伙伴正想教他怎么使用大陆手机软件。没想到他一句“我刚用手机APP叫了外卖”,一下子把伙伴们震住了。

本科在台湾读历史的骆秉熙,在兰州大学做过交换生,由此对敦煌学和藏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后来又进入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学习。暑假时,他申请了福州的实习机会。

对于福建,生于1993年的骆秉熙很有亲切感。1949年,爷爷三兄弟分批次从福建惠安去到台湾,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我是学历史的,喜欢往前追溯”,骆秉熙留心记住了爷爷告诉他的家族史:老家什么样,兄弟几个怎么样,后来又如何到了台湾。

90岁的爷爷过世后,骆秉熙萌生了一个念头:带爷爷回家。

2017年12月,他带着奶奶、爸爸,捧着爷爷火化后的一小块骨头,回到惠安老家扫墓。“小时候,我在台湾上乡土语言课程,总觉得自己的口音和其他小朋友有点不同。回到老家,听到亲戚们讲话,第一次体验到一模一样的乡音,感到发自心底的亲切。”

如今,作为“闽台家园”多媒体部专员,骆秉熙的生活很充实:“除了多媒体事务,报账、修水电等工作也都要做,学到了很多东西。”

他告诉记者,台湾的文创产业比较成熟,但目标群体越来越萎缩。而大陆民众的精神层面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创产业无疑是朝阳产业。选择大陆,骆秉熙很坚定:“我们这个年纪不怕失败,应该趁年轻为自己的未来寻找更多可能性。”

每次回到台湾,他最不愿面对的是从没来过大陆却在心里暗自害怕大陆的年轻人。“人往往会害怕未知事物,这可以理解。但年轻人应该尝试着进入和了解,不带任何偏见地做出自己的判断。”

骆秉熙最要好的一位朋友,在台湾一家电子公司上班。每次回台湾,他都免不了要听朋友抱怨公司和老板。可是一提起让朋友考虑到大陆工作,对方却总是说“没想好”。最近,骆秉熙突然接到这位朋友的电话,询问他移动支付怎么用,原来朋友已被派到深圳工作了。

骆秉熙的另一位好友,一年之中有半年时间都会外派到江苏昆山。“如今,我最好的两个朋友都跟我一样,与大陆发生了紧密联系”,他笑着说,“我的女朋友也已经辞去台湾的工作,来到福州与我一起打拼。”

骆秉熙的妹妹今年才上高一,做哥哥的他已经开始帮忙谋划“以后怎么申请大陆学校的科系”。“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未来找出路,大陆就是我们的出路。”他说。

对“台独”逆流零容忍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顾钱江 许雪毅 付敏

◇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民进党当局的种种行径,本质就是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景,抗拒两岸和平统一大势、谋求“台独”分裂

◇“促统反独”出现积极变化,岛内青年群体正在务实转向

“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

“我们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作出振聋发聩的宣示,呼吁广大台湾同胞认清“台独”只会给台湾带来深重祸害,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共同追求和平统一的光明前景。

70年来,两岸关系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但“台独”逆流如影随形,不断改头换面。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多位两岸问题专家指出,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上台近3年来,口口声声说“维持现状”,但始终不承认“九二共识”,单方面破坏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给两岸关系带来严峻挑战。对此,大陆方面以“零容忍”态度,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

以“维持现状”之名 行“两国论”之实

近日,蔡英文高调推出“因应及反制‘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指导纲领”,通篇充斥着对“一国两制”的抹黑和对大陆的敌意,并再度宣称其两岸政策主张是“维持现状”。

蔡英文上台伊始曾用“维持现状”安抚岛内民意,但其近3年来的所作所为,无不是千方百计限制阻挠两岸交流交往。从污名化“31条惠台措施”、恐吓台胞领取居住证,到为两岸县市交流念“紧箍咒”,从迫害岛内统派人士、威胁取消大陆台胞户籍,到扬言“修法”收紧两岸交流、以“安全疑虑”为由封锁大陆“关注31条”网站……不一而足。

近日,高雄市长韩国瑜访问香港、澳门、深圳、厦门等地,一边抢订单、拼经济,一边博感情、交朋友,收获颇丰,广受台湾岛内百姓点赞好评。民进党各路人马却在背后口诛笔伐,责难其“投降”“卖台”“牺牲台湾利益”,棍棒齐飞。

阻挠干扰两岸交流合作,不仅揭开了民进党当局出于一党之私、一己之私破坏台湾同胞利益福祉的本来面目,更充分暴露其“维持现状”说的“两国论”底色。蔡英文及民进党当局的种种行径,本质就是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景,抗拒两岸和平统一大势,谋求“台独”分裂。

“从本质上看,蔡英文推行的仍是李登辉‘两国论’路线,也是1999年民进党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确定的‘事实台独’路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认为,这鲜明地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四个方面。

政治上,蔡英文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经济上,推行“新南向政策”,试图摆脱与大陆的依存关系;教育文化上,推行“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政策,企图逐步消除台湾社会的中国认同;对外关系上,全面“依美反中”,“一面倒”地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

随着民进党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蔡英文面临艰难的2020竞选连任之战。为拼竞选连任,她孤注一掷拥抱“深绿”,以升高两岸对立、形塑“恐中”“抗共”的社会情绪凝聚支持者共识,从中收割政治利益,这既是其谋一己之私、一党之私的政治算计,也是“两国论”的意识形态使然。

张文生认为,蔡英文当局的“台独”政策鼓励了岛内“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在“文化台独”“公投台独”“五独串联”“依美谋独”等方面不断挑衅,加剧了两岸关系和台海形势的紧张气氛。

划红线、零容忍,坚决反“台独”

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推进国家统一进程的纲领性文件。在现场聆听讲话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认为,关于坚决反“台独”问题,总书记讲话强调了三方面基本原则。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讲话明确指出,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和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背离一个中国原则,就会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动荡,损害台湾同胞切身利益。总书记特别强调,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台湾任何政党、团体同我们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碍。

——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讲话严正指出,“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呼吁广大台湾同胞不分党派、不分宗教、不分阶层、不分军民、不分地域,都要认清“台独”只会给台湾带来深重祸害,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共同追求和平统一的光明前景。

——坚决反对外来干涉。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某些外来势力企图干涉台湾问题。对此,总书记讲话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厦门市台湾学会副会长曾建丰认为,“台独”是台湾民众根本利益的最大祸害,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大陆对“台独”行径采取了零容忍的精准反击。

对于标榜“台独工作者”、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赖清德等人,大陆方面点名痛斥。2018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惨败之后,蔡英文靠拢“台独”拼竞选连任,刻意制造两岸军事紧张气氛,大陆予以义正辞严的揭露和批驳。

蔡英文及民进党当局挖空心思提升与美国交往层级,叫嚣与日本进行安保对话,又在世卫组织大会等国际场合闹场,等等。对这些恶劣而不自量力的行径,大陆坚决反击,不给“台独”势力任何制造“两国论”的模糊空间。

“年轻世代”的务实转向

“不论蔡英文如何搬弄,客观形势都很清楚。那就是大陆综合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不会停止。”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理事长庞建国对本刊记者说,不改善两岸关系,台湾不仅国际活动空间打不开,经济上更得不到活水动能,只会在“闷经济”的困境中不断内耗,日益沉沦。

“国际上,大陆的影响力将继续增长;两岸间的消长之势会不断扩大。时间不站在台湾这边,台湾没有以拖待变的本钱。”庞建国说,“如何以积极正向的态度,务实面对两岸和平统一的大势,是任何有良心的台湾政治人物必须严肃面对的课题。”

“现在,台湾岛内的统‘独’态势变化,最关键的部分不在于‘台独’基本教义派,而在于年轻人。”台北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郑又平注意到,“太阳花学运”时期一些年轻人曾被挑动起来,形成了一股令人忧心的“台独”年轻化趋势。但最近一年来,年轻世代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

岛内多个民意调查显示,20岁至39岁坚定支持“台独”的群体出现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对蔡英文个人的支持度始终低迷,对民进党的“不好感度”维持在相当高的程度。

“这表明,被‘台独’势力寄予厚望的新生世代力量有所消退。”郑又平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蔡英文及民进党当局在近3年时间里,不仅没有兑现竞选承诺,反而往“台独”路上持续迈进。年轻世代看不到任何希望和前景,获得感非常低。极大的挫折感,使他们开始质疑走“台独”路线是否明智、是否可为。

郑又平认为,台湾年轻世代看到大陆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世界各国积极响应,意识到“台独”是缘木求鱼,毫无可能。

“一个可供参考的现象是:过去一年间,网络上比较激进的‘台独’言论或强烈反中情绪,即便有人试图点火,也无法引起全面性的呼应。”郑又平说,台湾年轻世代转向不明显支持“台独”和支持两岸融合的人数在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到“两岸一家亲”比较温暖、可接受。

“青年群体的务实转向,是我们看到的最重要的一个变化。”郑又平说。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