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促进保护与发展良性互动 福建让传统村落“活”起来

2019-04-10 07:48:5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如何进一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促进保护与发展良性互动?我省各地正进行不断探索。

创新发展 激活业态各出招数

在传承中发展、在活化中利用、在探索中创新,我省传统村落不断焕发新生。

如今,走进屏南的一些村落,就会被古宅石巷、廊桥水车唤起悠远的记忆……而过去,这里的古建筑有些被拆除,有些因年久失修残破不堪。为了保护古村落,近年来,屏南县开始对各村的古建筑进行筛选、评估,建档立册,分期分批进行修复。针对古宅大多为土木结构的特点,聘请老工匠艺人、老专家,采取传统工艺进行修复。目前,全县十几个传统村落的200多座残破老宅得以修缮。

永泰县嵩口镇有古民居160多座,大多为明清建筑。2014年来,嵩口镇共投入资金8700多万元,组织实施了32个关键节点改造和建设工程。与此同时,引入台湾文创团队,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在一系列的努力下,该镇张元干祠堂、道南书院、德星楼等重点人文景观修葺一新。闽台合力探索的古镇复兴“嵩口模式”也成为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关注的实验案例。

在省级传统村落、白鹤拳的发祥地——永春县五里街镇大羽村,当地深入挖掘永春白鹤拳特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传统村落保护中。比如,修建白鹤拳招式景观墙,建成中国永春白鹤拳史馆。

活化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为了永续发展。如何进行“活化”?各地传统村落结合本地特色,各有招数。

在屏南县,当地推动“党委政府+艺术家+农民+古村+互联网”的传统村落文创发展模式,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文创产业引导、扶持和孵化,聚集文创人才,引进企业资源,利用保存完整的古村落打造历史建筑群活态博物馆。

大羽村则开发出白鹤拳旅游产品,同时整合农村闲置民房建设农家旅社、农家饭店,配备农耕展示区和娱乐区,将白鹤拳文化与山山水水相结合,逐步打响生态农家游品牌。

在活化传统村落的过程中,各地也十分重视、突出文化的传承。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把家训编写成乡土教材,武夷山五夫镇、古田县杉洋镇等地开办国学班,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则弘扬“耕读文化”。

成果初显“要我保护”变为“我要保护”

如今,经过活化利用的传统村落不少成为旅游的好去处,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在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全村230户人家都入股了村里的合作社。该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开发生态旅游,发展林下经济和林木花卉种植等业务,2014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为6427元,现在则翻了一番。

随着传统村落不断地保护发展,一些非遗产业也逐渐复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永春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漆篮技艺就迎来了春天。漆篮是闽南人婚嫁、祭祀、迎神拜佛不可或缺的日用品。然而,随着一些廉价代替品出现,漆篮销路不畅,手工艺人因收入不高纷纷转行,传统手艺面临流失。在永春仙夹镇龙水村,当地大力发展漆篮产业,目前,漆篮产品已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村里年生产值也从2012年的170万元,上升到目前的1000多万元。漆篮产业的复兴,成为龙水村富民强村的有力引擎。

活化保护“红利”逐步显现。屏南县龙潭村2017年常住人口不到200人,现在达到500人左右,有来自外省的,甚至来自外国的,一个曾经偏僻的、空壳的、凋敝的山村又热闹起来。人居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连城县培田村、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龙岩新罗区洋畲村……村村设施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整洁。美丽新村让村民们的幸福生活指数越来越高。

老屋重获新生、村民重拾自信、民俗重焕光彩、村民收入增加,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村民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要我保护”变为“我要保护”。

为了不断深化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下一步,我省拟出台保护发展行动计划,努力建立保护与发展并重的长效机制。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