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阮锡桂 通讯员 吴清远)仲春,安溪,青山远黛,碧空如洗。 走进龙门镇的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只见数据中心里机柜林立、运行有序,信息技术教育实训中心、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国际交流中心建设初具规模。 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崩岗,现在是华东南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大数据产业园区,已投入使用标准机柜4600个,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新华大数据中心等30多家单位入驻,启动政务云、渲染云等10多个云平台。 管委会主任陈清芳表示,园区下一步计划投资2亿元进行扩容改建,力争2020年达到2万个机柜以上规模,加快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媒体、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六大产业。 华东南最大数据中心、全省最大光电产业园区、全球最大植物工厂、国家级电商园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典范园区……在安溪采访,一路走来,所见所闻,不断刷新着脑海中安溪茶乡的固有形象。 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告诉记者,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大局中,安溪坚持锚定实体经济不放松,紧盯新产业新技术发展前沿,坚持“抢占高端,一步到位”,新旧发展动能加快转换,发展格局焕然一新。 数据显示,2018年,安溪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3.55%;完成GDP574.38亿元,工业增加值246.37亿元,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安溪发展正在“加速度”。 一份责任:不考核GDP不是不发展,而是要更高质量的发展 说起安溪,曾经有两种相互交织的印象——这里是著名的茶乡,安溪铁观音闻名全国。同时,这里也曾经是国定贫困县。 时针回拨到1985年,安溪还是全省最大国定贫困县,全县39.6%的人口在贫困线下。2009年,安溪县财政收入仅为13.78亿元,作为百万人口的大县,属于吃饭财政,谈发展捉襟见肘,谋生计主要靠土里刨食。 守着绿水青山,却不能富一方百姓。安溪转型发展路在何方? “2014年,我省取消安溪等县的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核方式,为地方发展松绑。取消GDP考核,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更高质量的发展。我们不能裹足不前。”高向荣一语见的。 而早在取消GDP考核之前,地处晋江上游的安溪,就自觉审视自身发展路径,认定转型发展必须走“茶业富民、工业富县、实体兴邦”之路,从而开始了一场后发先至的觉醒,下决心不走被动接受落后产能产业转移的老路,而应该“抢占高端,一步到位”。 方向明,思路定。安溪十年如一日开始了艰难的转型。 ——壮士断腕,舍弃落后产能。铁峰山,横跨官桥、龙门两镇,蕴含丰富花岗岩。当时“摊大饼”般冒出700多家石材企业,破坏生态环境,成了当地人的心病。 2011年,安溪在全省率先实施石材退出,投入5亿元,实施矿山复绿。既保护了生态,又腾出3000亩建设用地和1.2万亩耕林地。 2013年,安溪痛下决心,在全省率先关停小水泥、小水电、小钢铁、造纸、黏土砖等企业,守护青山绿水,腾挪发展空间。 ——强筋健骨,提升传统产业。安溪做强做优茶业和家居工艺业两大“看家宝”,巩固提升传统产业优势。 高标准建设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庄园、全国首创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创建全省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茶叶品质、价格持续提升,全县涉茶总产值连续10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安溪铁观音上“金砖”、进故宫,相继成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重大外交活动用茶,连续3年蝉联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 家居工艺业,则打响整体品牌,注入设计血液,联姻多元材料,形成“国际国内齐头并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2018年行业总产值跃上150亿元。获评中国家居工艺产业基地、中国藤铁工艺之都,“世界藤铁工艺之都”通过专家组初审论证。 ——无中生有,引进高端产业。安溪把发展的重心放在大力发展新产业、新经济上。瞄准信息技术、光伏光电、智能制造、生物科技等高新产业,加快布局湖头光电产业园、信息产业园、电商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发展格局为之一新。 一种定力:坚持抢占高端一步到位,高新产业纷纷落地生根 记者来到福建晶安光电有限公司时,来自台湾的公司总经理助理谢斌晖博士正在忙,他告诉记者,晶安光电成立于2011年,是业界唯一一家具备从晶体生长、衬底加工到图形衬底产出全链条的专业制造商,短短几年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LED蓝宝石衬底供应商。目前,公司正忙着推进新型晶体材料研发项目即钽酸锂项目的进一步攻关,打造新的增长点。 晶安光电只是湖头光电园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 湖头光电产业园2011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入驻企业16家,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成为我省最大最专业的LED高科技产业基地。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迅速崛起,产能加快释放——信达光电成为全国最大的LED路灯制造商;天电光电EMC LED封装产能居全球第二…… “抢占高端,一步到位”,同样的产业突破在安溪不断上演。 2018年11月,超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产业项目、汽车产业化项目和国际汽车轻量化研发中心等新材料、新技术项目相继落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落地龙门才两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入驻企业35家,16家企业开工建设,大成海尔、正丰数控、尚品千艺等企业已投产,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2014年10月,弘桥智谷电商园开园,昔日石粉弥漫的石材加工区“变身”为全省最大电商产业园区,420家企业入驻其中,日均发货量10万单。 作为闽西南协同发展的重要“飞地经济”合作区——安溪思明园、湖里园,经过多年努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集聚开花结果,目前已入驻企业28家,总投资额超33亿元。 2016年中科生物投产,成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LED照明植物工厂。 …… 事非经过不知难,安溪转型之路并不平坦,靠的是定力和超前布局。 2011年,当时任县委领导班子提出在安溪发展光电产业时,很多人都心存疑虑——因为安溪没有产业基础,也没有人才。县领导横下一条心,咬定定位不放松,打基础、引人才,多年耕耘,终成正果。 2012年第一季度,安溪经济出现“倒春寒”。经过仔细分析,发现其原因是落后产能退出,新动能尚待释放。安溪坚持转型步伐不停、力度不减,新经济渐成规模,新动能终于释放。全县财政总收入于2013年突破30亿元大关,2017年、2018年又接连上两个台阶,分别突破40亿元、50亿元大关。 通过腾笼换鸟、产业升级,安溪产业发展基础日益夯实。纳税上1000万元的企业,从2011年的13家增长至2018年的29家。2011年至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不足0.5%提升到23.8%以上。 在引入产业项目过程中,安溪划下红线,坚持做到“三个坚决不要”:凡是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子孙后代的坚决不要;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端重复建设的坚决不要;凡是跑马圈地、成长性不强、贡献度不高的坚决不要。用县长刘林霜的话说是“菜未入篮先挑拣,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个环境:紧盯招商加快落地投产,成就项目建设安溪速度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拼抢好项目,安溪不遗余力。安溪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北上南下遍访乡贤,面向高端和新兴产业,以链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对全县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情况,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拉练,年底结硬账。2018年通过持续深化“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安溪全年新引进中合联绿色食品产业园、恒佳铜业等153个产业项目,总投资263亿元,其中重大招商项目60个,招商数量、体量、质量再创新高。2019年一开春,安溪迅速启动“项目攻坚2019生力军行动计划”,南下东莞深圳招商,就一批高新技术、关联产业项目等达成合作意向,实现招商“开门红”。 促项目落地,安溪全力以赴。 当记者正午时间来到位于官桥镇的福建省健为医疗用品有限公司项目工地时,工人还在忙着安装调试生产线。 “没想到进展会这么快,看来到安溪投资的选择是正确的。”项目投资方负责人高燕飞兴奋地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动工,仅用了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两条生产线安装。4条生产线全部达产后,产量可达到全国纯棉无纺布行业第二名,现在就有大客户上门签合同。”这一区域性龙头项目以如此惊人的速度落地,得益于安溪近年来倡导的“妈妈式服务”——审批流程提速再提速,项目用地、施工环节高效保障。 近年来,围绕“放管服”改革,对审批事项和流程进行多轮瘦身,全县2227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占比93.45%。安溪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蔡财强介绍,安溪还在全省率先试点首席审批官委派制度,推行“一人办结”“一审一核”制,窗口即办结率提升至85.3%。 同时,安溪“放水养鱼”,涵养新动力,连续两年出台含金量高的减负政策,优化营商环境。2017年安溪出台“减轻企业负担十条措施”。2018年,安溪回应企业所求升级补丁版,出台“新十条措施”,连同其他几项惠企政策一道,共为企业减负4.36亿元。 “安溪将致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刘林霜表示,今年安溪再次自我加压,继续推行“妈妈式服务”,让市场主体顺畅诞生、健康运行、顺利发展。 安溪推行干部挂钩企业制度,规上企业全部配齐挂钩干部,同时打造企业信息实时监测系统,通过产值、税收等数据分析,及时介入,精准服务,把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解决在车间和流水线上。 政府效能高一分,企业成本就低一分,地方竞争力就增一分。 开放开明、清新清朗的营商环境使安溪日渐成为项目洼地、投资高地。据统计,2018年安溪新设企业4432户,全县企业存量从2014年的6424户增加到现在的21231户。2018年,安溪位列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县第63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第23位,均比上年度提升2位。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