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信息化赋能,开启别样数字生活

2019-04-26 09:29:5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数字经济带来的生活便利,开启我们别样的数字生活。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一个个“热词”的出现,缘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当前,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已到来,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渗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甚至思维方式。

数字技术极大提升了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的运营效率;人工智能与制造、零售、金融等行业的结合,带来了行业整体效率的提升;智能变革在生产、服务、办公等环节帮助着各类企业提升效率,改善服务。

“智”在技术,“惠”及百姓。我们感受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移动支付更方便了,城市交通更通畅了,办理政务事务效率更高了,就医预约挂号更省事了……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数字经济带来的生活便利,开启我们别样的数字生活。

——编者

医疗“AI”来了

  在福州,全球首例基于5G网络的远程动物手术成功实施。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通讯员 邓剑云 摄

  智慧药房缩短患者等候时间。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通讯员 邓剑云 摄

  三码融合,不怕忘带社保卡。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通讯员 邓剑云 摄

东南网4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通讯员 邓剑云 文/图)

医疗“AI”来了,你愿意让“AI医生”参与看病、参与做手术吗?

去年12月18日,全球首例基于5G网络的远程动物手术在福州成功实施。这是互联网+医疗的成效缩影,更是医疗行业以“智变”促成的“质变”。

医生在长乐滨海新城操纵机器人的机械臂,与此同时,远在50公里外的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手术室内,手术钳和电刀在同步“动作”,将“患者”的一片肝小叶顺利切除,手术创面整齐,全程不见一丝血迹。半小时后,这位特殊的“患者”(小猪)渐渐从麻醉中醒来。

“基于5G网络的操控体验,以及高清视频,已经达到光纤专线一致的体验。而且此次手术的成功,也为日后5G远程外科手术的临床,创造了相应的条件。”主刀医生刘荣感叹。

5G技术下,原有50~100毫秒时延可缩短至1~10毫秒,几乎实现完全同步。5G将带动便捷就医服务,创新远程超声、远程医疗机器人、AI辅助诊断、远程VR会诊等应用,助力医疗资源的优化整合,实现偏远地区医院与三甲医院的实时快速联动。

近两年,医疗“AI”已在我省有了不少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应用案例。

最令市民觉得“高大上”的,要数集多项现代高科技手段于一体的人工智能(“AI”)机器人。

2016年3月9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椿团队在全省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胸外科手术,开启了我省医疗领域的“机器人时代”;两年后,福建首台脊柱手术机器人正式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岗,开启了福建脊柱外科治疗的智能新时代。据了解,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孟超肝胆医院将展出核医学科机器人和消毒机器人。

而在我省众多的“AI”应用场景中,临床运用较多的是“AI”医学影像分析。

“过去,一个病人的肺部CT片大概有两三百幅影像,一些比较疑难的病例,从判读CT片到签写影像报告,我平均需要10分钟。”福州市第一医院影像科主任郑彩霞是一位资深的影像科医生,她指着“AI”系统刚筛选出6个低危可疑病灶的CT影像说,“引入了‘AI’系统筛选读片,我平均每个病例的影像报告可以缩减5分钟。按一天40个影像报告来说,就能节省200分钟,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实际上,像肺结节筛选人工智能系统这样的“AI医生”,在辅助诊病方面还是临床医生的“副脑”,能甄辨出病灶的位置、大小、密度、质地、危险度等,降低误诊率、漏诊率,有效提高肺癌早期筛查。

如今,作为医疗领域的“AI”应用,几乎打通了就医的导诊、候诊、诊室、检查检验、住院、院后的各个环节,全方面助力提升医疗行业服务效率及体验。

最近,漳州市民黄先生想在入夏之前到漳州市医院处理肠息肉。漳州市医院成立了“虚拟病区”,将抽血检验、心电图、B超、磁共振、CT、动态心电图、入院办理等各项诊疗服务集中起来。

“‘一站式’入院真方便。”黄先生是漳州市医院启用“虚拟病区”一年以来,8901人次当中的一人。从入院到出院每人平均节省了2.5天的住院天数,同时节约了近400元的住院费用。

“现在等核发药的不多,等配药的人数比较多,在窗口发药的先来两个转去配药。”在厦门市第五医院药房,主管药师一边看着门诊处方实时监测屏,一边调配人手。很快,平均等待取药的时间就从13分钟降到了11分钟。

别小看这两分钟,从预约挂号、就诊、结算到取药,每个就诊环节都能节省两分钟,群众的就医体验就有大改观。优化就医流程、缩减每个诊疗环节的等待时间背后,是厦门市第五医院数据中心24小时飞速运转地高效工作。

“AI”+医疗,智慧医院正从概念变为现实。

乐享“e”生活

福州仓山区第一中心幼儿园配备了全国首创的“儿童接送机器人”,杜绝孩子被冒领。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市民在福州飞凤山智能公园体验无人驾驶车。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福州华大派出所的民警指导市民使用福州公安便民服务网络平台。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福州市民到无人超市购物。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展会用人脸识别统计人流量。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福州市民用手机扫码坐地铁。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球场“黑”科技

智能设备在采集球员运动时的各项数据。 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 陈旻 摄

东南网4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 陈旻 文/图)

在体育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正在给体育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校园足球作为近两年校园体育最热的一个项目,也获得了率先与新科技拥抱的机会。

连日来,厦门市梧村小学班级足球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不仅有激烈的班级对抗赛,还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趣味赛。颠球、原地踩球、Z字形运球、射门,球场上欢声笑语不断。

“以前光统计比赛成绩,就得耗费很多精力。”足球教练黄仁健晃了晃手中的平板电脑说,“有了这套秘密武器,不仅赛事组织轻松许多,每个班级还有一份专属的运动数据报表,详细分析每一个参赛学生的表现。”

黄仁健口中的秘密武器就是“智慧球场”。这是厦门梧村小学与厦门本土运动智能装备及数据服务商共同研发的团体运动智能化创新产品。这套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将互联网+体育等概念引入了小学体育教学。

“智慧球场”的核心技术有三个关键节点:首先所有上场的小队员上臂都佩戴了一个小小“金属盒”,即“球员传感器”;其次是一个装有“智能芯”的足球;再有足球场四周装备的6台数字工作站主要负责捕捉和处理它们发出的数据信号,记录球员的奔跑距离、带球时间、助攻、抢断、射门等。即时生成的数据经过后台分析,就能产生一份详尽的综合报告。

传感器能记录下球员个体的心率、摄氧量、运动负荷、跑动距离、跑动速度。这套系统最特别之处在于,为足球装了智能芯片,就能和球员身上传感器产生互动,形成数十项“人——球”运动关系数据。

“有了传球次数、传球成功率、射门次数、射正次数、向前传球次数等等专业数据,总结评判球员的表现一目了然,有根有据。教练分析训练效果、制定训练计划也更有章法,有的放矢。”黄仁健说。

了解球员身体状况,提醒教练及时进行球员轮换,掌控运动强度,“智慧球场”就像一位尽职的辅助教练,成为教练临场调兵遣将的“智囊团”。它还能担当合格的“球探”和“顾问”,挖掘筛选出优秀的足球苗子。

“以往判断孩子技能主要靠我们的主观印象,现在根据分析报告的客观数据,可以更科学的评估遴选。”黄仁健透露,每一场比赛和训练沉淀形成的大数据档案,还可以勾画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学校定期开放个人的体育锻炼及足球训练数据,学生和家长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体质和运动水平提升。”

“智慧球场”打开了教练的思路,他们还引进了世界上众多足球豪门都在使用的“Smart Goals”智能球门设备,运用到日常训练中。设备共含有六组配备感应器的智能球门,每个球门上都装有内置的LED灯,球门的灯会随机自动亮起,此时只需通过跑动、射门、带球、传球等方式穿越亮灯的球门即可完成训练任务。在它的辅助下,带球热身、变速跑游戏、直传横传训练及分组对抗等训练课程变得更有竞争性,更有趣味。

缓解师资力量的欠缺,拓展更多的教学训练手段,填补运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空白……未来,智能设备如何更好地嵌入到普通课堂,持续提升足球教学和体育教学质量,黄仁健和同事们还在积极进行教改实践。

越来“阅”方便

读者节现场读者扫描二维码,体验网上阅读。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通讯员 彭钰琳 摄

东南网4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通讯员 彭钰琳 文/图)

23日,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在福州屏山大院举办的第十届省直机关读书活动,让阅读从平面走向立体。

“闽图·大梦你选书我买单”是活动现场的一大亮点。90后省直机关干部小吴持“福建省图书馆读者证”,在大梦书屋挑选了5本心仪的图书,闽图统一付款后现场成功借阅。“这个读者证虽陪了我8年,可我没有好好利用它,很少走进图书馆。现在,闽图推出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搭建读者与书店和图书馆直接沟通的桥梁,真方便。”小吴不无感慨地说。

掌上闽图APP阅读平台受到机关干部们的热捧,他们纷纷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APP,声称要把“图书馆”带回家,乐享自助馆藏书目查询、一站式检索和办理图书预约续借等功能。

“活动当天有400多人次现场注册了闽图的数字资源服务。”福建省图书馆馆长郑智明说,读者可以在掌上闽图APP阅读平台获取更多的数字资源,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读书学习社交圈。

姚依兰家住永泰县嵩口镇,镇上的公益图书馆是她和读小学的双胞胎女儿最喜欢的去处。馆里她们最倾心的是两台“文化一点通”。“我扫描‘文化一点通’的二维码,就能把图书馆的内容转到手机屏幕上,让她们回家能继续阅读。”姚依兰说。

“‘文化一点通’集合了图书馆推送的书籍报刊、讲座视频和文化纪录片等资料,点击可以直接阅读或观看,不但是孩子们的最爱,也是老年人的新宠。”公益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文化一点通”是福建省图书馆自主研发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系统,自带WiFi发送,在无网络覆盖的偏远山区、边疆海岛也可获取省图数字阅读服务,目前已在全省部署近200台。“对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我们希望通过数字技术打通他们阅读的最后一公里。”郑智明说。

福建师大美术学院的张静心最近爱上了剪纸艺术,她登录省图官网,惊奇地发现,居然能看到有关漳浦剪纸百岁花姆林桃的影像资料。林桃被誉为闽南“四大神剪”之一,她创作的作品,敢于夸张变形,并大胆运用各种原始抽象纹理进行装饰。

早期影像史料匮乏,能进入图书馆成为大众文化的资料少之又少。在福建省图书馆,有一支常年奔波在外的“福建文化记忆”资源采集团队,他们将散落在八闽大地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起来,拍摄成集观赏性、史料性和学术性于一体的电视专题片。

“2008年,我们对当时103岁高龄的花姆剪纸创作的过程进行跟踪拍摄。两年后,林老谢世。所幸,有关她的宝贵影像资料永久地保存在福建省图书馆资源数据库,成为剪纸爱好者学习的重要参考。”福建省图书馆现代技术中心负责人王其标说,经过12年的建设,“福建文化记忆”资源采集团队已完成39个专题、计512小时的数字文化影像记录。

“我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357万余册(件)、电子图书281万余册、专题数据库64个,总量累计超228TB,年电子资源点击量逾2000万次,可满足读者多元化的文献服务需求。”郑智明说,全省9个地级支中心、82个县级支中心、749个乡镇基层服务网点和15003个村级基层服务网点,都可免费使用福建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实现地区书目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数字化,让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得益彰,因“阅”而“悦”的人,越来越多。

行车多只“眼”

“小7”记录并上传交通违法行为。

东南网4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游笑春)

加塞,令人厌恶的交通违法行为。光谴责,不够。

如今,只要借助一台智能行车记录仪“小7”,司机们行车时就能多只“眼”,不仅可以拍摄违法行为,还能将采集的违法信息上传至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审核、认定、处罚。

23日,福州车主Alwin(网名)就用“小7”,拍下了一次违规掉头。当日15时,他在福州市鼓楼区八一七路驾车时,在他前方行驶的一辆白色汽车压双黄线违规掉头。Alwin喊了一声“‘小7’快拍”,一段记录着指令声前10秒后5秒的高清视频就自动生成并上传到公安交管部门。上传的信息包括了违章时间、违章路段、违章类型、抓拍者车牌号等。

记者了解到,2018年9月,“小7”的违章取证视频系统通过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认证,这意味着公安交管部门可依据“小7”拍摄的视频,对违法驾驶行为进行处罚。据了解,安装“小7”的汽车已超过4万辆。这4万多个“移动探头”,已曝光了数万起交通违法行为。

“小7”还可以通过语音与车主进行互动。车主可向“小7”反馈信息,“小7”也可向车主推送信息。由此产生的信息数据,可更深入地为优化交通管理、便捷交通出行服务。

“哪里堵车了,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哪里道路设施损坏了,通过‘小7’都可以快速掌握。”负责“小7”部分技术研发工作的福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邹复民教授表示,“小7”收集的数据,经过一定的算法处理后,可变身为各类有用的交通信息,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依托‘小7’的系统,我们正在开发交通事故定责定损系统。”邹复民说,“借助智能设备实现快处快赔,对缓解交通拥堵很有帮助。交通事故发生后,我们可以调取‘小7’拍摄到的视频,及所记录的行车数据,如速度、加速度、车型、撞击力等,还原事故过程,就能快速确定事故责任、车损,供保险公司使用。”

“这将是一个全新的交通管理模式,联合汽车、车联网设备、交管部门、保险机构,可形成社会化交通治堵生态系统。” 邹复民表示,在确保数据的真实、安全,保护公众隐私的前提下,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出行,在未来一定能实现。

“公众出行行为有很大的随机性,交通轨迹时空大数据则为刻画出公众的行为动机特性提供了可能途径。”邹复民表示,“我们正探索从宏观层面分析公众出行行为的时空兴趣特性,进而揭示交通拥堵的时空演化规律特性,最终实现交通大数据产品与服务的产业化,为公众出行提供更智能优化的信息服务。”

对交通数据进行融合共享,以优化交通管理措施,方便公众出行,我省已经发力。2017年,依托福建工程学院,我省成立数字福建交通大数据研究所,研究如何将多个来源的交通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应用。研究所目前已实现全省10大类逾15万辆运营车辆的卫星定位数据实时采集,已积累了近100T的海量交通轨迹数据资源,并以超过18万条/分钟的速度快速增长。“小7”收集的数据,也被纳入了分析范围。

刷脸就“购”了

刷脸支付设备。  福建日报记者 陈旻 张颖 摄

东南网4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旻 张颖 文/图)

21日上午,福州五四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里,郭女士拿了一瓶豆奶到收银柜台旁,在刷脸支付设备上对着屏幕,再输入手机尾号,不到10秒就完成了付款。2元钱的豆奶,随机优惠了1.42元,她付了0.58元。

“自从超市上了刷脸系统,我第一时间开通了刷脸支付功能。我们年轻人早已习惯了无现金消费,现在结账时,手机如果在打电话或用其他应用,就不需要退出来切换到支付宝了,万一手机没电也不至于无法付款。可以说,出门只要带上脸就够了。”她说。

在一旁的自助结算区,一名老太太也“刷脸”完成了付款。“第一次’刷脸’的时候要输入手机号,以后就只要输入手机尾号,这样安全也有保障。”她说,老人没有习惯天天把手机带在身边,但刷脸也能使用支付宝消费,比排队结账快了不少。

收银柜台处,6台刷脸支付设备已经使用了4个月。现场经理介绍说,每天有近40%的顾客使用刷脸付款,大大减轻了收银员的负担,不用人工收取现金,也不用各种扫码枪切换,效率提高很多。“顾客满意,我们商家也高兴。新的刷脸设备自带4G卡,即插即用,接入很快,更重要的是顾客的消费体验得到提升。下一步,希望和会员系统打通,会员积分等功能也能刷脸进行,让消费体验更好。”经理介绍说。

在福州六一路的一家餐饮店门口,刷脸机器设备在闲时除了显示商家的海报,还有“信用专惠”活动的讯息。“刷脸支付时消费者会看到,芝麻信用积分达到650分以上的顾客,如果承诺在15天内来消费2次,就能享受每次8折的优惠。如果最后没有履约,折扣的优惠会自动扣去。”店长林小姐介绍说,顾客不需要办打折卡,只要信用担保就能获得商家的优惠。

“目前福州有60多个商家上线了‘信用专惠’,后台数据显示,这些商家7天内的消费频次从1.1次提升到了2.1次,消费者获得的折扣由支付宝提供。这真正让市民体会到了信用分高也是一笔财富。”工作人员介绍说。

刷脸支付设备的提供方告诉记者,通过软硬件的结合,智能算法与风控体系综合保证金融级准确性和安全性,目前刷脸识别的准确率为99.99%。“刷脸支付设备配备了3D结构光摄像头,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法进行活体检测,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她说,人脸识别后,首次还需要输入与账号绑定的手机号进行校验,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还有各种安全风控策略,以确保账户安全,比如需要用户开通之后才能进行刷脸支付,用户也可以随时关闭,若出现账户被冒用的极小概率事件,支付宝也会通过保险公司全额赔付。

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刷脸支付已逐渐走入福建人的日常生活。在福建,像刷脸这样的“暖科技”已经深入到了智慧商圈的数字化建设。据介绍,2019年5月中旬后,福州多数大型连锁超市和便利店都将支持刷脸支付,智慧交通、财政电子票据、手机端办理政务服务等都将进一步在我省推广开来。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