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喝彩70年 别具闽都特色的民俗婚礼亮相榕城

2019-05-09 22:30:0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东南网5月9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5月9日,一场别具闽都特色的民俗婚礼在中国喜娘之乡——闽侯上街联心村举办,这场民俗婚礼呈现了多个创新之处:还原70年前的福州的民俗婚礼仪式;70名喜娘喝彩70年婚礼变化;福州有史以来第一场由五代喜娘共同演绎的婚礼。

今天喜结良缘的是上街镇联心村张志强先生与张思小姐。今天一大早,70位来自福州各地的喜娘齐聚新娘家,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个身穿古装的喜娘,她就是新郎的外婆——林贵英。今天,她主动挑起接亲的重担,按照最原生态的古朴风格,为外孙办起一场富有文化内涵、又意义深远的婚礼。此外今天的婚礼喜娘担主角的还有新郎的妈妈——陈夏玉,二姨—陈秀珍,小姨—陈秀兰以及其他几位喜娘。

新娘出阁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摄

在新娘家中,喜娘林英贵引导亲家母将传统“撒麦哭嫁”表现得淋漓尽致。喜娘陈秀珍引导亲家给新娘举行上头礼。“喜娘要为新娘举行上头礼仪式,代表着她已到适合婚嫁年龄。上头礼不只是帮新嫁娘梳装打扮,更是透过仪式,将家人的祝福与叮咛,一字一句的刻印在新娘的心中,因为在未来的生活里,她将不仅仅是家里的小公主,也即将成为别人的妻子,以及母亲的角色。”陈秀珍说:“撒麦哭嫁”环节,新娘的母亲唱出了母亲对女儿的不舍,并教女儿如何为人妻、为人母、如何勤俭持家。”

70位喜娘接亲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摄

在新娘家完成一系列礼仪后,70名喜娘放声欢唱与新郎一起将新娘接走。新娘接回来的第一道门不是进自己的新房,而是走进了新郎家的祖房。在喜娘陈秀兰的引导下,进行拜天地、拜祖先、拜长辈。

拜长辈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摄

“天赐良缘喜洋洋啊,天圆地圆人团圆啊。”在70位喜娘的喝诗下,祖房处处喜气洋洋。新人在亲友的见证下拜天地、拜祖宗、拜高堂、夫妻对拜。拜堂之后就是见厅之礼,即新娘子见男方家的长辈、亲戚。此时,喜娘喝彩,端出“孝敬茶”。

新娘开始敬茶,伴房嬷喝诗《婆媳一条心》:喜茶喝了行好运,提倡敬茶是孝顺,茉莉甜茶甜又甜,孝顺父母记心间,喝了喜茶真顺利,增福增寿增福气,敬婆就像敬爹妈,来日同抱胖娃娃……

快闪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东南网记者张立庆摄

添花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摄

在进入新房后,新郎的妈妈为儿媳戴上红花,寓意包含早添儿孙、四季长春。随后50位江夏学院学生与70位喜娘一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在喜娘喝诗环节,五位喜娘唱起了70周年婚礼习俗的变化:“49-59青年哥没钱来娶亲,办亲那是儿桶镜箱丁”“59-69生活水平真简单,礼金那达到百三三”“69-79生活水平还是差,办亲手表风扇缝纫机”“79-89生活水平大提升,缝纫机自行车电视当当新”唱诗中勾起了不少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也表达出了对新生活的美好之情。

新郎母亲陈夏玉告诉记者,自己作为福建省“喜娘习俗”非遗代表性的传承人,与其他两位姐妹共同肩负着传播闽都传统婚俗文化、传承喜娘技艺的重任,肯定要借此机会好好办一场专业的福州民俗婚礼。因此,在儿子大喜之日,萌发出邀请70位喜娘来为新人喝一段代表年代的祝福语,这在全国都没有人办过。    

男童滚床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摄   

闹洞房环节 两人含一颗红枣,寓意早生贵子。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摄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