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正文
分享到:

光泽太银村:守土发家有门道

2019-05-16 09:21:3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拿什么让留下的农民一展身手?用什么吸引农民返乡出力?光泽县寨里镇太银村守住青山,转换思路,发展产业,成为无外出打工、无留守老人、无留守妇女和无留守儿童的“四无”村。

村民把采来的野生箬叶卖给商贩。福建日报 李福根 摄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拿什么让留下的农民一展身手?用什么吸引农民返乡出力?光泽县寨里镇太银村守住青山,转换思路,发展产业,成为无外出打工、无留守老人、无留守妇女和无留守儿童的“四无”村——

守土发家有门道

东南网5月16日讯(福建日报 邱盛林 李素芳/文 李福根/图)

市场有如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6年前靠着人均20亩毛竹山过富足日子的光泽县寨里镇太银村,如今也变得“守住竹山,冬种木耳,春季种芋”,从单一的竹产业向蔬菜和食用菌等多产业发展了。

日前,村党支部书记吴礼财说:“还好毛竹俏销时就着手调整产业结构,否则就没有今天的贫困户全部脱帽,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也不可能还留住全村人。”

不愁卖时,防不好卖

2012年,吴礼财当选党支部书记时,太银村靠着人均20多亩毛竹山的独特资源优势,加上均山到人、开路上山、科技上山等管护措施到位,竹笋多了、大了,竹子密了、粗了。供给强的同时,需求也特旺盛。毛竹每吨卖近千元,冬笋每公斤卖20元,还有人来抢着收购。

太银村凭着一根毛竹、一棵笋的单一产业,富得让全县村级羡慕:村集体收入全镇第一,年人均收入7000多元。家家户户盖楼房,不少人还买了小车。更让人羡慕的是,这里人有竹山的活干,有竹山的钱赚,不用携妻带子外出打工,成为全县基本无外出打工、无留守老人、无留守妇女、无留守儿童的“四无”村。

可就在大家对眼前光景心满意足的时候,吴礼财却提出了“不愁卖时,防着卖不了”,在完善《村规民约》时,特意加了“劈竹林杂灌时,要保留好每一株茶树”,还发动村民利用垦复毛竹山的杂灌做原料,带领大家种反季节香菇和竹荪,鼓励大家利用竹山养羊、养蜜蜂等。

当时,不少村民雇人砍竹、挖笋,当“小老板”,就连缺劳力的贫困户,由于竹、笋卖价好,雇人砍竹、挖笋也能衣食无忧,听不进“调结构”的话,吴礼财就邀了几名村干部先示范。头年出成效,次年就跟了30多户。

“当时种食用菌亩收入虽有几万元,但远不如竹山收入来得容易,能有几十户人跟着,也算留下了应付单一产业风险的种子。”吴礼财说,“有后备产业跟着,贫困户脱了的帽子才不会又戴上,一般户也不会变成贫困户,全村人才留得住,振兴乡村才有后劲。”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