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文教> 正文
分享到:

“儒林有戏”,移小步不换大形

2019-05-17 09:06:2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传承400多年的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和念白的戏曲剧种,2006年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如何才能让闽剧留得下、传得开、唱得响?

在三坊七巷风雨廊演出京剧《武家坡》选段。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摄

将戏曲和现代元素相结合,推动古老戏曲活态传承,把闽剧搬进咖啡厅、书屋和古式院落,让年轻人近距离感受闽剧魅力

东南网5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文/图)

传承400多年的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和念白的戏曲剧种,2006年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如何才能让闽剧留得下、传得开、唱得响?

为唤起更多人对戏曲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我省首家聚焦戏曲艺术的工作坊——儒林有戏,坚持移小步不换大形,在保留老一辈艺术家们留下的经典的财富基础上,选择到年轻人爱去的咖啡厅、书屋和古式院落等场所进行演出,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戏曲的美与风雅。

“明万历年间,闽剧创始人曹学佺在福州成立最初的班社‘儒林班’。这是一个士大夫的家班,没有一丝市侩气息,上演的都是‘文人戏’。这种具有儒者本色的风格正是我们想回归的,所以工作坊就取名‘儒林有戏’。”“儒林有戏”创始人林特说,他们不断探索戏曲传承创新之道,在与年轻观众的不断碰撞中,渐渐做活“戏曲+”。

庭院开放式演出

“除夕夜风雪天,家家户户忙过年。可怜我王汉喜,穷无柴米缺油盐。大年下四方难讨饭,奉母命岳家去借年……”5月6日,福州南后街风雨廊,闽剧经典传统剧目《借年》一开唱,清新典雅的风格和优美流畅的唱词,顿时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这场人气颇高的闽剧快闪,演出团队正是“儒林有戏”。

演出结束,杭州游客梁小茹高兴地说:“第一次游三坊七巷,就碰上独具创意的闽剧快闪,不虚此行!”

梁小茹的朋友林艺芳则是地道的福州人,她说:“以这种方式听闽剧还是第一次,意犹未尽,还想再听。”

林特告诉记者,《借年》是享有闽剧“三小”之称的表演艺术家刘小琴亲授的。“之所以选择在三坊七巷举行快闪活动,是因为这里人流量大,可以让更多人近距离地感受闽剧魅力,让大家记住闽剧、爱上闽剧。”

“儒林有戏”的这种去舞台化演出模式,被称为“庭院开放式演出”。

“为了更好地贴近年轻的观众,我们秉承‘移步不换形’的理念,到人们经常去的咖啡厅、书屋、古式院落、厅堂等场所进行演出。因为是近距离演出,演员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发生在观众身边,所以我们在妆面、服装、表演等方面都努力做到细腻和精致。”林特说,演出过程中,他们还舍弃麦克风,坚持用原声呈现戏曲本来的面目。

尽管如此,许多年轻人还是看不太懂闽剧,文学化的言辞、陌生的故事背景、古老的福州话、唱腔中的变声,都对听戏造成很大阻碍。林特发现,他们愿意进来看,要么觉得扮相好看,要么想感受一下戏曲氛围,还有的就是拍个照发朋友圈。

怎样才能让大家看得懂戏?

改用“说”的方式!“我充当主讲人,变‘演戏’为‘说戏’,伴随钢琴或笛子的旋律,像诗朗诵一样,把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起承转合交代清楚,说一段唱一段,将观众带入戏曲的情境。演出后,与观众进行互动,让大家过一把戏曲瘾。”林特说。

演出过程中与市民进行戏曲互动。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摄

愿成为当代“儒伶”

现年31岁的林特,斯斯文文,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小。可他与闽剧结缘已整整20年。

“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但那时对闽剧并不是很了解。叔公带我看闽剧班毕业生的汇报演出《杨门女将》,只是觉得舞台上的演员扮相华丽惊艳、武打桥段有趣热闹。”林特回忆说,1999年小学毕业时,长辈希望他能学一门手艺,加之学戏就业面宽,可以发展为乐手、导演、老师等,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演员,于是,他就参加了福州市闽剧班闽剧表演专业的招考。

那届学生一共招了60人,男女各半,是闽剧表演专业招得最多的一批。“报名者当中,有许多是闽剧班老师亲自到各个小学挑选出来的。我就是从那时起进入这一行的。”林特说。

闽剧学起来并不容易。林特告诉记者,成角的想法每个人都有,但戏曲这个行当,外表看很光鲜亮丽,背后却要付出很多。

2005年,从福州市闽剧班毕业后,林特进入学校剧团,走上表演舞台。不过,他第一个月的工资仅500元。这也是很多同学最终改行的重要原因。

“爸妈当时问我:你是想把演戏当成事业还是赚钱的工具?如果是前者,钱多钱少,都是其次。可一旦放弃了,想再重新拾起来,可就难了。”林特说,“幸运的是,我坚持了下来。如果再选择一次,我还选演戏,因为有些东西让我割舍不下,我愿意为此而努力,想试一试,走下去。”

四年后,林特进入福州市艺术学校当老师,开始系统地研究闽剧。在这一过程中,他常常感到有心无力,很想继续深造。

很快,机会来了。2012年,中国戏曲学院开设“多剧种”办学模式,在全国招收36人。竞争很激烈,基本功过硬的林特如愿入围。大学四年,他不断地与来自各地的戏曲演员相互切磋,戏路越来越宽。

林特大学毕业后回到福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同事林隽永、陈菲一起,筹备“儒林有戏”戏曲工作坊。

“创立‘儒林有戏’的初衷,是想唤起更多福州人对闽剧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林特说,“儒林的‘林’与伶人的‘伶’发音很相似,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当代的‘儒伶’,做一个有文化有深度有内涵的戏曲工作者。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戏曲这份陈酿呈现在人们面前,因为让经典重生才是对传统最好的致敬。”

林特表演闽剧《周仁献嫂》。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摄

努力做活“戏曲+”

2016年底,兼具戏曲演出、培训和摄影功能的“儒林有戏”正式与观众见面。没有揭幕仪式,没有邀请嘉宾,只有一场精心准备的戏曲大餐。

第一次演出,也是林特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当时很紧张,因为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这种演出风格。”

演出结束后,林特收到一位观众发来的短信,上面写道:“你们今晚的演出不仅给我带来美的享受,更把我的心带到了很远很远,给现代都市人以精神抚慰,让我们反观内心,寻找人生的真谛。”

这段话,林特至今还保留着。他说:“这不仅是一种肯定,更是鼓励!我们也将创造出更多精致的作品奉献给大家。”

戏曲是一门很有魅力的传统艺术,找什么样的题材和唱段,才能让年轻人喜欢看、喜欢听?三个合作伙伴经常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一番摸索之后,他们尝试打破多剧种间的隔阂,将昆曲、京剧乃至民谣元素与闽剧融入一台演出,努力做活“戏曲+”。

2017年5月,“儒林有戏”与本土的民谣乐队“零点四六”共同奉献了名为“长相思·戏与歌”的音乐会。他们将民谣融合在戏曲古典的唱腔里,用全新的编曲和多元的演绎,带领大家聆听“从前慢”的诗意。

今年4月,“儒林有戏”携手大梦书屋,为书友带来纪念张国荣戏曲音乐会——“霸王别姬·故人归来”。他们将电影《霸王别姬》与京剧《霸王别姬》结合起来进行完美演绎,博得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儒林有戏”推出的“浮春若梦·戏曲分享会”,结合了闽剧、昆曲、京剧、越剧、黄梅戏等众多经典唱段,通过诗朗诵的方式将戏曲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儒林有戏”创办两年多,做了80多场活动。每次演出结束,大家的反响都不错。不过,很多人看到他们将戏曲和现代元素相结合,时常会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林特的看法是:“我们并不是把戏曲推广作为盈利噱头,而是为了扩大戏曲受众的圈子,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聊起今后的打算,林特说,想做好当下,一步步踏踏实实地前进。“今年6月,‘儒林有戏’将会有新的戏曲推广项目——《戏趣》课堂,让大家在趣味中跟我们学戏曲。希望更多人在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中幸福地生活。”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